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宋恩 文/图  “喂,竹荪采装好了的,就先运上来得了!”盛夏7月,甘洛县阿尔乡地坝村竹荪种植基地进入了采摘季,村民们虽然十分忙碌,但眼瞅着腰包一天天鼓起来,大家心里很快乐。  地坝村地处号称“甘洛粮仓”的普昌万亩梯田的核心地带,全村共有484户236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58户826人,于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19年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摘梨、称重、装箱、封口……7月29日一大早,泸县海潮镇尖山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来到7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詹加林的藤梨园,帮助采摘藤梨。  “要不是村里干部帮助,我的藤梨就会烂在地里,我今年的收入就会大大减少。”詹加林充满感激地说。詹加林一家4口,除了年老多病的母亲和妻子外,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分检包装藤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邓建刚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身着警服,配备单警装备,白天在田间地头劳作,夜晚巡逻在乡村小路,既是村官,也是“警察”的他们日夜守护着全村百姓的安危,让村民甜甜进入梦乡。这是去年5月以来,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农村出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去年5月,打古镇在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中,针对农村基层派出所警力有限的实际,镇党委、政府在经过认真调研后决定,在17个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又到了藤椒收获的时节。7月29日,在遂宁市安居区西眉镇双山村的藤椒产业园核心示范基地里,该村返乡创业者王小平正带领两百余名工人一起采摘藤椒。“每天能收4000多公斤藤椒,采摘后立马拿到工厂鲜果鲜榨,生产成藤椒油。”王小平一边挑选着剪下来的新鲜藤椒,一边介绍说。安居区西眉镇藤椒示范园采摘现场。  “西眉镇地处丘陵地带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    7月30日,记者从遂宁市安居区农业农村局获悉,去年以来,该区根据2019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项目油菜高产高效示范的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规格”的原则,推广无公害油菜配套高产裁培种植技术。资料图片  截至目前,安居区已在10个镇建集中连片的油菜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面积10万亩,辐射
| 分享: 2020-07-31
    “十三五”以来 省农科院实施脱贫攻坚项目1752个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闻亚    “40亩的蓝莓基地内,今年3月刚种植的蓝莓已经结果;蔬菜大棚里,20种优质蔬菜新品种对比试验正在进行……”7月30日,在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科技支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现场,该村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全省累计出栏生猪2228.7万头,粮食生产稳中有增。7月30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总体保持稳定,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种植业方面,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其中,小春粮油增产增收,预计小春粮食总产量426.3万
| 分享: 2020-07-31
    新华社7月28日电(记者 董道勇)据财政部消息,近日财政部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2020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预算350亿元,河南、广东、四川、江苏四省各获得20亿元以上。资料图片  财政部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规模以及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资金集中统筹使用力度,重点
| 分享: 2020-07-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扬 特约通讯员周超文 摄   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通过实施“稻田绿色防控”“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等方式,动员群众早播、早育,早栽、早管大春作物,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地膜覆盖栽培等科技抗旱技术措施,水稻规范化栽培面积达到2万亩,预计全镇水稻总产量能达8000吨。图为7月28日,上马镇桐梓村农民开镰收割水稻。
| 分享: 2020-07-31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曾建威)07月27日,乐山市佛手淫羊藿产业发展推进会在沙湾召开。会议分现场参观和召开产业发展推进会两个部分。市政府副市长陈长明、11个市级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各县(市、区)有关分管负责人、农业农村局主要和分管负责人以及规划发展佛手淫羊藿12个重点乡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沙湾太平镇佛手规范化初加工场、佛手标准化种植基地、淫羊藿标准化种植基地,考察了解
| 分享: 2020-07-30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邓昌琴)“靠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7月27日,骄阳似火,笔者来到沐川县沐溪镇茨湾村3组的邓建香家里,其堂屋门封上方用毛笔略带笔锋写的这副条幅十分显眼。“这就是他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帮扶干部龙敏向笔者介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等来的。”邓建香,今年60岁,身材矮小但很精神。穿着一件迷彩服,由于长时间受阳光照射,布满皱纹的脸庞显得黝黑,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 分享: 2020-07-30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袁秋 蒲留洋 杨宝)沐川县沐溪镇凤凰村脱贫户温友琴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利用李家山良好的高山生态环境,在海拔1500多米的深山中养殖中华土蜂。三年来,不仅突破了养殖难题,产出了高山生态蜂蜜,还“酿”出了一家人的甜蜜生活。为现场探寻高山生态好蜜,沐川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一行,从县城驱车一个多小时,沿着蜿蜒盘旋的林区路,穿越丛山峻岭,来到位于李家山顶的温友琴蜜蜂养殖基地。温友琴
| 分享: 2020-07-30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袁秋 蒲留洋 杨宝)沐川山高林密,溪河纵横,山青水碧,石洞众多。这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7.34%,空气特别清新,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一种跳跃能力极强的动物——石蛙。说起石蛙,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大型蛙类,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鸡、木槐(川南)等,因味道鲜嫩甘美、具有滋补和药用功效而享有“百蛙之王
| 分享: 2020-07-30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蒲留洋 杨宝)沐心之城、国宝家园。近年来,沐川县紧扣建设生态发展示范县,加快建设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动乡村振兴,积极融入乐山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努力打造中国西南生态康养旅居地,走出了一条“旅游服务+扶贫”的幸福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沐川竹海沐川县龙门大峡谷漂流项目是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业主投资建设的民营旅游项目,于20
| 分享: 2020-07-30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0年14省(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相关渔政执法机构查处的首批违反法律法规、损害渔业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的10起典型案例。  一、湖南省永州市唐某元等2人在禁渔区使用电鱼方法违法捕捞并逃逸案  7月12日,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渔政执法机构在湘江祁阳黄泥塘段查获唐某元、王某放2人在禁渔区使用电鱼船进行捕捞,现场查扣并放归非法渔获物10余公斤,同时查扣电鱼船2艘、电鱼设备2套。唐
| 分享: 2020-07-30
    (记者 杨久栋)7月25日,农民日报社、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三农发展大会”在京召开,会议以“《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解读与乡村振兴政策研讨”为主题。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对《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进行解读。会议现场  韩俊指出,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对做好新时代“三农
| 分享: 2020-07-30
  (记者 王成栋)“啊呀,搞忘带镜子了。”7月23日10时,距离上台还有半小时,姚素琼四处“求助”。  这位曾经的南部县八尔湖镇纯阳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天受邀为四川日报全媒体“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大型报道之“百县千村行”记者“云授旗”。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55岁的姚素琼特地挑选了黑色外套和裙子,出门前专门让女儿帮忙化了妆。但是天气太热,刚抵达活动现场不久,额头上的汗珠就让女儿的努力
| 分享: 2020-07-30
    (记者 蒲南溪)“多了一份收入嘛。”7月24日早上,瞅着雨越来越大,准备赶场的养鸡户胡学军赶紧找出铁锹,赶往不远处的柑橘园开挖排水沟。在这位南部县万年镇天波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眼中,养鸡之外,柑橘园就是自家收入的“保险杠”。  “保险杠”是浙江温州洞头区给天波村安上的。2018年4月,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后,洞头区开始对口帮扶南部县,已经摘帽的天波村被列入重点帮扶对象。
| 分享: 2020-07-30
    村委会的“产业党支部”  不少村委会门口挂着两块党支部牌子,一个是“村党支部”,一个是“产业党支部”。产业党支部,不仅可以凝聚党员干部,还要制定实施、动员宣传本村产业发展规划等。  贫困户的“四小工程”  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产业扶持金一万元左右,帮助他们发展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等“四小工程”,让贫困老乡脱贫当年至少有一个增收项目。  (记者 侯冲)驱车行
| 分享: 2020-07-30
    (记者 蒲南溪)“一会把料子打好,游客上来了。”7月24日午饭刚过,76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桂花就和老伴忙活起来。王桂花口中的“料子”,是凉皮、凉粉和凉糕等小吃的原料。王桂花在正觉寺村开小卖部,就是这些不起眼的零食,去年让她家收入3.4万元。  地处南部、西充和绵阳市盐亭县交界处的正觉寺村,是名副其实的“掉角村”,王桂花是如何把小吃做成“大生意”的?答案,就在村民脖子上
| 分享: 2020-07-3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