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王壹)9月6-8日,第23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本届洽谈会以“创新引领农产品加工业 产业振兴助力全面小康”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新模式。会议期间,签约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合作项目182项,签约额达858亿元。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出席会议并致辞。签约仪式现场  会议指出,农产品加工业是从种养业延伸出来的乡村产
| 分享: 2020-09-09
冻猪肉2300吨+午餐肉罐头500吨(记者 李丹)在学校陆续开学,中秋国庆节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增加肉类市场供应,稳定市场预期,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四川省商务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继今年8月组织两批次省级政府储备肉投放后,从9月8日起组织第三批次省级政府储备肉投放。资料图片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商务厅了解到,投放对象、投放方式与第一、二批次相同,品种上增加了午餐肉罐头。第三
| 分享: 2020-09-09
(记者 李举涛 )2019年,宜宾市长宁县凭借竹生态竹文化等丰富的文旅资源,成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之一。时隔一年,长宁有何变化?9月8日,“一年看变化”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活动长宁县新闻发布会上,长宁县委副书记、县长贾利华进行了现场揭晓。贾利华介绍,一年来,长宁县重点围绕“做大一片海、深耕一根竹、共建一个盟、下好一盘棋”,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全力打造世界竹
| 分享: 2020-09-09
(曾春霞)盛夏时节,在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来寺村的有机高粱基地里,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高粱,忙得热火朝天。沉甸甸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染红了山野,更染红了村民笑容满面的脸庞,流火的七月传递着丰收的喜悦。这是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实施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高粱丰收强化基础建设——铺就村民“致富路”  “路修通了,高粱能更及时高效地运出去了,娃娃上学路干净了,我们上
| 分享: 2020-09-09
(新华社记者  高健钧  袁波)四川省中江县永太镇金桥村村民鄢谋金又开始养猪了。每天上午,他都要配好玉米和饲料,精心喂养猪圈里的一头母猪和两头30多斤的育肥小猪。“过年的时候,两头小猪就都能长到300多斤了,正好出栏,一头卖钱,一头自己吃;母猪最近还要配种,再生小猪。”鄢谋金对记者说,去年非洲猪瘟肆虐,他家一头仔猪都没敢养。资料图片中江县、三台县是四川生猪出栏“百万大县”。记者
| 分享: 2020-09-09
(记者 刘慕秋)9月8日,2020年四川省乡村客运“金通工程”现场会在宜宾召开。今年3月,我省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建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记者从会上获悉,启动“金通工程”试点以来,全省首批试点的17个市州57个县(市、区)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实际、各具特色的乡村客运发展模式,推动“金通工程”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底实现全省贫困县全覆盖“金通工程”,“十四五”期间实现21个市州183个县区全覆盖。
| 分享: 2020-09-09
都江堰市创新思维,因地制宜支援康定发展(记者 方明远 严斌 李萌 摄影 于谭阳)潺潺流水环绕村庄静静流过,微风轻拂,静得能听见河边的白杨树随风低吟。沿河新建的木栈道一路延伸入户,村子里满是南来北往的游人。“318”新都桥环线迎来了旅游旺季,背包客、摄影家、旅行团……四面八方的游人汇聚到“摄影天堂”,折多山下的水桥村又热闹起来。原本寂静的村庄因产业而活,也因产业而兴。发挥全域旅游营城综合实力,都江堰
| 分享: 2020-09-09
    (王林 彭娟 龙俊帆 记者 何浩源)近日,“武胜县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放流活动”在该县中心镇东门码头举行。来自武胜县水产渔政局、重庆利泽电站等单位的近30人组成的增殖放流队,将201万尾鱼苗投放至嘉陵江中。增殖放流现场  此次投放的鱼苗有中华倒刺鲃31万尾、白甲20万尾、华鲮20万尾、鳙鱼30万尾、鲢鱼100万尾,总价值约60万元。  “国家每年拨付增殖放流专项资金1
| 分享: 2020-09-09
  (王林 记者 何浩源)8月25日,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首日,参会代表们走进龙安柚的发源地——广安区龙安柚母本园,惊奇发现,一个柚子竟能卖200多元,不由啧啧称奇。  擦亮农业大市金字招牌。今年以来,广安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一县一示范”,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强产业基地,做实经营主体,做优服务支撑,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广安区龙安柚现代农业园区   
| 分享: 2020-09-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兰自涛 文/图  今年65岁的曾会章是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亢家村小学校的一名乡村教师。为了点亮村里娃的求学梦,他已在这里默默坚守三尺讲台43载。  20世纪70年代,由于亢家村交通闭塞、条件艰苦,偏远的村小很难留住外来老师。1977年,眼见孩子们就要因缺少老师而失学,22岁的曾会章毅然选择回到村里当上了民办教师。当时村小非常简陋,没有桌椅板凳,
| 分享: 2020-09-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何贵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文/图  “蔡老师!我们年年种的秋延辣椒咋个没得春季种的辣椒产量高呢?”  “你们是咋个搞的栽植管理嘛?”  9月2日,当南江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蔬菜栽培专家蔡强国等农技人员来到八庙镇玉螺村时,面对王能辉等村民的提问,几名农技人员在详细询问了村民们对管理秋延辣椒所掌握的技术后说,秋延辣椒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
| 分享: 2020-09-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  在仪陇县新政镇梅子垭村五组有个梨果种植户名叫黎万国,他种的3亩多蜜梨从2010年开始挂果以来,年年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别人每亩梨果卖5000元,他能卖到8000元。8月12日,笔者在黎万国家中看到和实地采访得知,他家的蜜梨无论外观还是品质都胜人一筹,吃起来口感佳,卖相好,这是多卖钱的一个重要因素。之所以能长出较高品质的蜜梨,是他年年
| 分享: 2020-09-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贾明高    “哇,快看,这满满一地都是南瓜,这可都是‘金疙瘩’呢!”仲秋时节,射洪市东岳镇黑虎寨村的10亩地南瓜迎来丰收季。一眼望去,满园的蜜本南瓜黄灿灿的,煞是喜人。驻该村工作队队员和村民正在地里忙碌着,有的忙着采摘,有的忙着装袋子。南瓜丰收  “以前我在建筑工地务工,后来把腿摔了就在镇上做小生意。2018年5月在驻村
| 分享: 2020-09-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陶文斯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9月6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三江村菜农朱德琳的生态蔬菜循环种植示范园看到,朱德琳正在自家的大棚里给村农技员邓克来介绍秋黄瓜管护情况。  朱德琳告诉邓克来,今年她继续坚持轮作模式和进行生态种植,春季黄瓜获得亩入1万元的好收成。为了实现循环增收,她在7月底又移栽了秋黄瓜苗,现在这些秋黄瓜已
| 分享: 2020-09-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必柱 特约通讯员 何运 文/图    9月初,走进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处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  “今年李子收成很不错,但是我的中药材收成更好。”春风村九组村民胡怀彬近年来在李子林下发展了中药材产业。据他介绍,他家大部分李子都转包给了村里的李子专业合作社,所以他有更多时间放在黄精种植上。王家元(左)和村民交流黄精种植经验。  “很多
| 分享: 2020-09-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林茂春 特约通讯员 温选鹏    “现在线上、线下招聘很多,我打算不出去打工了,就在本地企业找份工作,离家近点。”9月2日,眉山市彭山区一月一次的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如期举行,当天在彭山区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现场求职的曾先生说。  当天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八百寿酒业、川娃子食品、中欧远大建筑等16家企业提供了销售、库管、普工、厨师等550
| 分享: 2020-09-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桃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由原金竹村、太和村合并而成,距大渡口镇20公里,全村13.9平方公里,属岩区村,辖15个村民小组,848户、3007人,曾是省级贫困村。  经过近几年的脱贫攻坚,2016年太和村实现贫困村摘帽,现已建成花椒、茶叶、凤凰李、柑橘、柿子等种植基地2000余亩,覆盖整个村的产业带。合村后,太和村呈
| 分享: 2020-09-09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元讯(通讯员 仲继平)2020年9月3日,省生态环境厅农村生态环境处冯娜娜调研员一行4人到苍溪县调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苍溪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调研现场调研组一行先后到陵江镇武当社区郭家沟、亭子镇沿江村、长江村、五福村和五龙镇三会村等地,实地察看了当地农户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治理模式、处理效果等情况,并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等问题
| 分享: 2020-09-08
(记者 赵宇恒)9月7日,由农业农村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起的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在北京启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蒋希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邹天敬,与3位农民代表共同开启“丰收门”。活动启动现场。  作为今年丰收节国家层面的重大活动,金秋消费季系列活动将持续到11月下旬。活动旨在创新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吸引各方力量共同参
| 分享: 2020-09-08
(周瑜原)“舒书记,我这儿有八十多个鸡蛋,你来拿一哈。”“要得要得,你数一下具体好多个,我好拿钱给你。”在马村,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发生,进村的一路,马村第一书记舒德彬的车子后备箱就装满了村民们委托他帮忙卖出去的鸡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帮助农户销售鸡蛋十万余枚,当地的群众都亲切称他为“鸡蛋书记”。帮农户装蛋初心 帮群众把东西卖出去“书记我搭个车。”在进村的路上,记者遇到了村民姜方玉,她拿着一卷遮阳膜
| 分享: 2020-09-0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