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金堂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大户种羊肚菌,合同结束后发现土地产出明显降低  (记者 王成栋 邵明亮)“没有科学依据前,我还是要种!”提到羊肚菌种植可能导致“废地”(注:土地肥力下降),成都金堂福兴镇三合碑社区羊肚菌种植大户曾阳勇明显被激怒了。  今年,曾阳勇准备把自己的种植基地扩大至200亩,再创新高。但另一方面,村民们却私下里告诉记者,部分种过羊肚菌的土地,短时间内都会遇到“吃肥”和减产的问题。  羊肚
| 分享: 2020-09-16
——写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之际(记者 游飞 兰珍)9月的甘孜高原,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70年的发展历程中,2020年注定会被铭记。今年2月,随着最后一批12个县退出贫困名单,甘孜州全域全面脱贫摘帽。这是发展史上的丰收。  1950年11月24日,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70年来,甘孜各族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废除封建农奴制度、改革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闻亚采写 图片由省农科院提供  9月13日,项超忙着整理相机、标牌、种子袋、采集工具,为不久后前往达州市渠县做准备。作为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豆类研究专家,这一次行程与往常田间调查、技术推广等大不相同,他要完成一项特殊的工作——种质资源调查。  2018年4月,我省全面启动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省农科院于当年成立7支调查队参与这次行动,项超就是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闻亚采写 图片由省农科院提供  “捕捉”种质资源,今年,省农科院7支调查队的行程还在继续,不久后,他们将陆续出发,分别调查汶川、荥经、汉源、康定、通江、南江、渠县等7个县市。这是记者9月13日从省农科院了解到的。  此前的两年多时间里,队员们行程17万多公里,协助农业主管部门对全省162个农业县(市、区)开展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收获颇丰。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  “秋季是李树恢复树势、树体积累营养的重要时期。应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可增加树体营养的贮备,促进花芽进一步分化,为明年丰产、优质打下良好基础。经多年实践,凡此期管理技术措施应用得当的李园,翌年均能丰产、优质。”9月1日,在仪陇县柴井乡三溪口村脆红李种植基地果园里,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和镇驻村农技人员对管理人员讲解李树秋季的管护技术。  李子树营养是否充足,关键看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陶文斯 特约通讯员 马光焱  “现在秋黄瓜已经抽蔓了,要及时进行绑蔓,可以促进秋黄瓜早日坐果。同时,这段时间也是病虫害高发期,要特别注意预防。”9月7日,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智慧三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农技人员在指导种植户进行秋黄瓜管理。  秋黄瓜的成熟季节正是秋季大量蔬菜落架缺菜的时候,菜农种植会带来很可观的效益,但在种植管理方面需要更加细致。农技专家介绍,通过“三招”可保秋黄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徐国莉 王华“看到这些红果果长得这么好,真的是高兴,既利用了山地,又增加了收入。”9月12日,高县文江镇云山村种植户周小莉告诉笔者,“我们村有不少村民种植油茶树,包括七八户贫困户,由于种植面积大,油茶树的管理也需要定期请人,大家一起增收。”这个季节,云山村到处都是快成熟的油茶果。即将成熟的油茶果  云山村有油茶树270余亩,引种自江西林科院,种于2016年。2019年初见效益,收获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文/图9月13日,南江县公山镇石矿村草莓种植大户何登亮(右一)在草莓采摘园查看返青的草莓长势。2019年,何登亮投资25万多元,承包开发靠近河边5亩多荒滩地,建成5个草莓采摘园,当年运用立体栽培草莓技术实现收入19万多元。  尝到甜头的老何今年又高规格在5个大棚立体栽培草莓苗4.5万多株。他告诉笔者,今年他将通过合理施肥、滴灌控温、摘叶疏果等管理手段,在12月1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英平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9月9日,笔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三江村的泸州银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草莓种植基地,该公司负责人陈富清正在草莓大棚田里忙着组织工人栽种草莓苗,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落户三江村的泸州银坤农业有限公司共种植了200亩草莓,主要是针对游客的采摘需求。  “今年除了栽种红颜草莓和奶油草莓,又新增了贵妃品种,预计11月底可上市。看着草莓一天天由小到大、由绿变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曾丽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这次合村后,我们村的柑橘种植面积由原来的4216亩,增加到了现在的4576亩,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使村民得到的实惠更多了。”9月11日,仁寿县板桥镇团圆社区党支部书记伍帅一边规划一边告诉笔者。资料图片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团圆村与付加村、七一村合并为团圆社区。“原团圆村是‘不知火’种植专业村,而原付加村、原七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鹏 特约通讯员 叶强平  9月7日,理塘县木拉镇热拉村村民土登骑着摩托车,将采集的菌子送到公路上交售。商家的车就停在家门口。  热拉村,坐落在海拔3600多米的大山中,土登就居住在深山藏寨里。现在这么方便,得益于去年底离镇政府有30公里的热拉村路通了。今年该村因地制宜发展了100多亩高原土豆,按照目前行情,每亩可收入4000元—5000元。  8月以来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记者9月15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日,在县、市两级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等十个部门对各地推荐申报的农民合作社进行了联合会审,评定邛崃市大葫土地股份合作社等600个农民合作社为四川省第十二批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资料图片  据了解,我省各地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行动,建立联席会议联合评定机制,积极推进我省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截至2019年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颖昳近日,在成都农商银行邛崃支行生猪养殖“1+N”供应链金融模式授信下,通过上游核心企业担保,邛崃市文君街道棠子沟村生猪养殖户陶德云获批贷款30万元,有效解决了陶德云无有效担保、融资难的问题。资料图片  生猪养殖业是邛崃传统的经济产业之一,但长期因为“小而散”格局导致规模效应不明显,行业风险较大,金融服务不愿介入,产业规模发展困难。对此,人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所辖的邛崃市支
| 分享: 2020-09-16
    摸清隐患底数 查明抗灾能力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    9月15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将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开展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省级分数据库,编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朱国强 记者 周颖昳 文/图  金秋时节,驻足于安岳县镇子镇狮子坝村的田边,满眼望不到边的绿色,鸡鸭在果树下追逐嬉戏,宽敞整洁的乡间小道串村接户。  9月14日,工人正在清除藤椒园内的杂草,黄亚军穿梭其中,观察藤椒树的长势。今年38岁的黄亚军是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工作人员,是狮子坝村的第一书记,也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的见证人,亲历了狮子坝村从贫穷落后
| 分享: 2020-09-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9月15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获悉,科技部近日公布第二批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名单评审结果,共19家单位获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获批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方依托单位,成为全省首家入围该名单的单位,同时也是19家实验室中唯一涉农的联合实验室。资料图片
| 分享: 2020-09-16
    追寻良种基因 捕捉种业“芯片”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9月13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发展处获悉,省农业农村厅日前下发《关于压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主体责任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登记与信息共享等工作,对农业种质资源要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确
| 分享: 2020-09-16
四川三农新闻网新闻网凉山讯(通讯员 邱海鹰  韩华军 摄)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实际,以让彝族人民“住上好房子, 过上好日子” 为基本目标,实施一系列举措狠抓人居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仅该县实施的住房安居提升工程,就累计建成安全住房37291套,新建集中安置点478个,全县群众实现了户户有安全住房目标。9月12日,布拖县乌科乡洛呷村
| 分享: 2020-09-15
  (记者 梅隆 摄)金秋时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井研县宝五镇三教村第七村民小组丘陵山地上百亩集中连片的无花果种植基地进入采摘期,按亩产6000-7000斤、每斤市场价15元计算,种植无花果每亩纯收益可达3万至4万元。图为农场工人正在对摘下的果子进行分级,包装后按订单送往成都、乐山等城市消费者的手中。  据农场主唐建华介绍,无花果具有耐旱怕涝的特性,尤其适宜当地干旱缺水的丘陵山地种植,其果肉有良好
| 分享: 2020-09-15
  (温选鹏 陈柯源 记者 张艳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为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让学生亲自感受一碗米饭来之不易,近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观音小学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师生们一起到农家收水稻、打谷子,感受劳动的辛苦。图为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观音小学同学在田间劳动。  活动中,同学们在种植户的指导下,使用镰刀收割水稻,并帮助农户进行脱粒、包装。很多
| 分享: 2020-09-15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