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脱贫攻坚同心路 乡村振兴再出发(记者 付真卿)4月22日,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成都举行。荣获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民盟省委机关干部龚亮胸前戴着大红花,端坐在锦江大礼堂内,心潮澎湃。从2016年初投身脱贫攻坚,5年多来的扶贫经历如时光倒流般历历在目。“这份荣誉远不是我一个人的,它属于我们每一位参与脱贫攻坚的盟员。”龚亮说。  当天的总结表彰大会,收获荣誉的还有许多像龚亮这样的党外人士,但他们
| 分享: 2021-04-30
(文弦)繁花满树变成青果满树,菜花遍野变成菜籽低垂,青葱小麦变成金色麦浪,成都平原迎来一个丰收的小春。  麦穗、菜籽收割了,秸秆何去何从成了一个难题。  4月28日,2021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和综合利用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在成都举行。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资阳8市聚集,签订《成都平原经济区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和综合利用区域合作工作协议》,推动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共同做好空气
| 分享: 2021-04-30
(记者 吴亚飞)2020年,成都市温江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35元,同比增长8.3%,增量位居全省第一。今年,温江区再次将“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区”收入囊中,这已是温江第6次获此荣誉。  温江到底有哪些让老乡“钱袋子”鼓起来的秘诀?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哪些经验启示?日前,一则消息引起记者的注意:《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创新构建社会资本与农民全链条利益联结机制》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网站上刊登。  具体
| 分享: 2021-04-30
(张超 记者 薛维睿)4月29日,在第十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上,雅安市举行蒙顶山茶推介会,对蒙顶甘露和雅安藏茶进行重点推介。雅安蒙顶山茶展位  推介会上,雅安集中展示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蒙顶山茶祖文化、贡茶文化、禅茶文化、茶马文化、茶技文化,并进行相关推介。会上签订了《中国藏茶村沉浸式主题文旅小镇暨藏茶与藏茶饮品创研产业基地项目框架协议》《雅安藏茶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蒙顶山茶雅安藏茶产销
| 分享: 2021-04-30
(记者 邵明亮)全省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达888.57亿元、同比增长10.3%、比全国高2.2个百分点,农业经济实现“开门红”。这是记者在4月29日举行的全省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暨二季度重点工作调度视频会议上获悉的。  粮猪安天下。按照粮食生产“只增不减”目标,我省全面开展“扩面积、攻单产、提品质、防灾害”四大行动,油菜生产形势良好,大春粮食播栽意向明显。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3992.1万头、
| 分享: 2021-04-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代华风 张鹏 特约通讯员 杨尚威 文/图  江水潺潺,炊烟袅袅,阡陌交错,鸡犬相闻。4月春风拂面,在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街道桐心院子共享农庄内,游客往来穿梭在林间,感受别样的乡愁。航拍共享农庄“桐心院子”。  “以前靠务农种地,每年收入不足五千元,很多人举家外出打工,如今这些人大多都回来了。”桐兴村村民韩兴容就是其中之一,她现在共享农庄上班,每月工资4000元以上,加上流转土地的租金
| 分享: 2021-04-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彬 胡莎莎 特约通讯员 田明霞4月21日,在梓潼县金龙镇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季水华的大棚里,季水华和村民们一起来回运输、铺设灵芝菌种。农业技术人员也来到大棚里,手把手地为群众示范灵芝种植技术。资料图片  “我一共种了15亩灵芝,这段时间,我们忙着种下这些土坨,要赶在5月前把它全部埋下土,6月份就长上来了,到七八月就可以收成了。”季水华说,灵芝的成本投入主要有地租、菌棒、人工费、钢架
| 分享: 2021-04-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桃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气温升高,苦竹笋生长快,目前正是采笋最佳时期。但这段时间市场价低于8元后,我就不卖鲜笋了,而是将之剥离切成笋片,再炒熟保鲜,错时销售。因苦笋味道和品质不变,市场上卖价高不说,每斤苦竹笋要多卖1.5元。”4月28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玉村三组,苦笋种植大户许中富一边与请来的村民在苦竹林里挖笋,一边欣喜地告诉笔者。村民采挖苦竹笋。承包荒山
| 分享: 2021-04-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丽梅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今天听了曾艳老师的党史专题讲座,我们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的艰难曲折,深切地体会到先烈们以身许党的革命情怀和无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作为一名党员,我将以此为动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4月26日,仁寿县农业农村局党员马兰听了成都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四川大学法学博士曾艳作的党史专题讲座后,感慨道。专题讲座现场  据悉,为引导全局广大党员干部
| 分享: 2021-04-30
十里八乡“闹”起来 文化魅力“秀”出来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周颖昳 杜铠兵舞台搬进山水间、擂台搭在乡坝上、文化走入心坎里。4月28日,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线上线下齐发,开启乡村文化“打擂比武”大幕。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献礼建党百年,这场全川大参与、文化魅力大展示的竞演活动,鼓舞士气,提速文化振兴的步伐。大赛将培育选拔100名乡土文化能人、100个魅
| 分享: 2021-04-30
四川22个主体单位入围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4月29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官网获悉,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发布《2021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的通知》,决定2021年度批准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298个农业产业强镇。我省三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隆昌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山地肉牛产业集群、川西南早茶产业集群入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 分享: 2021-04-30
占全省劳动力总量的70.1%,同比增加8.2%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4月28日,四川省人社厅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在蓉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2609.9万人,占全省劳动力总量的70.1%,同比增加8.2%。1至3月以来,四川继续深化与广东、浙江、重庆等省(市)劳务协作,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新闻发布会现场  同时,全省扎实做好春节后农民工返
| 分享: 2021-04-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摄4月28日,在南江县长赤镇建华村,社员为育植的水稻秧苗施肥、除草、防治病虫。近年来,南江县以推动水稻生产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生产为着力点,通过整合土地、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在长赤、红光、沙河等20多个乡镇建起30多个、2500余亩水稻集中育秧基地,目前所育秧苗长势喜人。
| 分享: 2021-04-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4月29日,以“精制川茶,共享发展”为主题的第10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启幕。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四川省大力实施川茶质量强省战略和品牌创建行动,也是加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开幕式上,去年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监测合格的6家茶叶企业,现场获得了一次性激励补助20万元;竹叶青牌竹叶青绿茶、叙府牌叙府龙芽、米仓山牌广元黄茶、川红牌红贵人红茶、文君牌邛崃黑茶、
| 分享: 2021-04-30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杨如荣 特约通讯员 王诸德)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7月4日,巴中市平昌坦溪小学党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会集体谈心谈话,为全体党员进行思想引导。学校支部书记苟悫在会上作了《纯正思想 加强学习 提升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谈话。随后,组织24名党员到刘伯坚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并参观了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缅怀烈士革命事迹,聆听对刘伯坚烈士英勇就义时写下的《带镣行》的讲解,使全体党员受到了一次极大震撼和深刻教育。    苟悫在谈话中说,作为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入党的初心是什么,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如何维护党的利益,维护人民的利益。他指出,思想是一切工作的动力和指向标,作为光荣的共产党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敢于负责,敢于担责,既要在思想上、行动上、言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4-29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胡丹)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打通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近日,珙县召开2021年重点乡镇(村社)生态环境监管人员及网格员培训会,巡场镇、珙泉镇、上罗镇设分会场,相关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和村(社)网格员共103人参加会议。培训现场此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策与法规解读”、“环境监管实务”,重点针对秸秆露天焚烧、畜禽养殖、乡镇污水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收
| 分享: 2021-04-29
(龙新)4月27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2021年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视频启动会暨培训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0年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齐心协力、扎实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广大农业经营主体踊跃申请、积极参与,取得显著成效。全年支持1.1万个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建设了近500万吨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和工作
| 分享: 2021-04-29
——记“乡村人才振兴百村千户示范工程”市级示范户段森林(袁方绪 梁惠)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外出务工青年加入到返乡创业行列,段森林便是其中一员。有着12年军龄的他,退伍时放弃了政府安排的优越工作,回到遂宁高新区保升镇和兴村,先后成立了遂宁高新区捌陆彬种植家庭农场、遂宁高新区桃森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遂宁市权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起了生态种养殖产业,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脱贫致富奔小
| 分享: 2021-04-29
(周超文 孙学强 文/图)4月27日一大早,家住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八角仓村脱贫户赵世容同往常一样,在安顿好家里年迈多病的父母后,于8:30之前准时赶往村里的广东中山市强健制衣有限公司四川分车间上班。站在缝纫机前,她熟练的上线、合股、打结、检查、接线……赵世容前些年在外省一家电器厂上班,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务工,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钱,收入提高了,还能照顾家人,比在外打工强
| 分享: 2021-04-29
(周超文 王望)花卉产业,被称为“美丽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盆花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不过伴随着资本的急剧涌入,这几年,这个产业的竞争十分激烈,让从业人员倍感艰难。但在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白马村九组返乡青年潘俊铭的花卉园却是生机盎然,他的盆花卖得风生水起。这两年,他每年都要卖上3000多盆鲜花,实现纯利达50万元。潘俊铭在大棚侍弄培育的铁线莲返乡创业 放弃高薪回乡当“花农”4月24日,笔者走
| 分享: 2021-04-29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