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黄鹤湖旅游区近三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余元(张小丽 记者 郑志浩)近日,内江黄鹤湖“旅游富民”示范工程入选四川文旅扶贫典型案例。该项目位于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总占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核心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鹤湖旅游区,主要包括尚腾新村、川南大草原、永安现代农业园等。  近三年来,景区共接待游客40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余元,带动周边3个乡镇、16个村发展乡村旅游,为沿线贫困户
| 分享: 2020-10-09
(苍宣 李严/文 王玲/图)9月,广元市苍溪县嘉陵江边,亭子镇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里的红心猕猴桃实现初挂果,收获的首批生态果将销往香港。  秋收时节,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硕果在苍溪处处可见。苍溪县地处四川北部山区,三门县地处浙江台州沿海。2018年,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苍溪与三门,跨越千里,海誓山盟,永结同心。苍溪县亭子镇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以前这里是一片撂荒地,树有大碗粗
| 分享: 2020-10-09
黄秀英  阿坝州理县通化乡西山村人,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建立黄幺妹客栈后,实现脱贫增收,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进步。  (罗琪 记者 徐登林)“最近这里在修路,客人很少,我也可以休息几天。”9月8日,幺妹正在家里准备自己的午饭。  幺妹叫黄秀英,以前一家4口靠着土地过日子,年年入不敷出。2014年,西山村被认定为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黄秀英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
| 分享: 2020-10-09
四川今春首次下达100万亩撂荒地复垦复耕任务,秋收时表现如何?(记者 王成栋)“复垦头一年就有这个产量,还是可以。”9月28日下午,收割机刚停稳,唐晓康就带着村民给稻谷称重。作为南充市蓬安县金甲乡杉树沟村村支书,唐晓康说,从今春张罗复垦开始,他就一直想看看撂荒地“当头炮”能交出什么样的成绩单。  想看撂荒地产出的,不只唐晓康。今年大春,我省首次将100万亩撂荒地复垦复耕任务层层下达,分解至市州、县
| 分享: 2020-10-09
(卢忠灿 记者 李欣忆)10月8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首个特大型农村安置点——凉山州会理县积水安置点房屋实现全面封顶。  白鹤滩水电站是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将于2021年7月1日实现首批机组发电目标。会理县积水安置点是白鹤滩水电站四川5个特大型农村安置点之一,分南北片区两个组团,将安置241户1052名外迁移民。凉山州会理县积水安置点房屋实现全面封顶  积水安置点于今年6月8日启动安置房建设以来,会理
| 分享: 2020-10-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绮 刘小卷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9月19日,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农技人员在上湾村查看秋白菜受灾情况,并指导种植户及时补救。  连日来,通滩镇为减少近段时间持续阴雨天气给秋菜种植农户带来的损失,农技中心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为农民秋菜安全种植提供帮助。为抓好全区秋菜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农技人员走访农户、蔬菜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为农户讲解蔬菜种植科学管理知识,同时,
| 分享: 2020-10-09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 董峻)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个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创制出玉米密植高产潜力挖掘、机械粒收与全程机械化生产、水肥一体化资源高效利用、地膜替代等关键技术,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资料图片这是记者日前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了解到的。据这个所的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负责人李少昆研究员介绍,玉米是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过去10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年均增长4.
| 分享: 2020-10-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袁华 特约通讯员 肖定怀  “今年我打算建几亩矮砧苹果园,不知道有啥子技术要求?”近日,笔者来到南江县赤溪镇蒲坪村,贫困户郑雪明准备发展矮砧苹果园。笔者就此采访了南江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经济作物栽培专家李明雍。老李说,矮砧苹果栽培有讲究,建园管理莫马虎。具体讲,要把握以下几个个关键。资料图片建园  建园时按株行距顺行向挖宽1米、深80厘米的栽植沟,将熟土施入沟底,采用高厢栽培,厢宽
| 分享: 2020-10-09
新华社成都9月23日电(记者 陈健) 秋意渐浓,洪雅县大大小小的稻田陆续颗粒归仓,不久前还金波荡漾的稻海如同退潮一般,露出肥厚的土地。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相德正在盘算一年的收成,“零碳农业”新模式带来的新效益,让他喜上眉梢。  “合作社在洪雅县有7000多亩水稻基地。今年我们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不打农药,种出来的绿色生态大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价格卖到了10元一斤。”李相德说。  不施农药,怎
| 分享: 2020-10-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蒋兵争取项目资金1250万元,历经3个多月紧张施工,日前,在自贡荣县双石镇大竹林村,2019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完成并通过县级验收。  2019年8月底以来,荣县在大竹林村新建了4米宽的泥结碎石路9500多米,新建1米宽混凝土生产作业道415米、9900多米的泥结碎石路和生产作业道,串联着优质柑橘产业园每一片土地。昔日的土坡种上了柑橘树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 分享: 2020-10-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余静 记者 刘佳 文/图  近日,洪雅县中山镇金花村的茶叶基地里,一盏盏太阳能自动杀虫灯均匀分布,任何扑向灯管的害虫都会被密布在四周的高压钢丝电击触杀。  这是洪雅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县正谋划建设一批万亩有机茶基地,并打造以“洪雅绿茶”为核心的区域公用品牌,以期让当地茶叶叫得更响、走得更远。中山镇的茶园。推进生态茶园建设  “茶树的主要虫害是毛毛虫,杀虫灯可吸引并消
| 分享: 2020-10-09
采访点位: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同心村  合村举措:今年1月,河清镇启动村级建制调整,原同心村与金星村、插山村合并,设为同心村。  合村前:党组织产业单一、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共才 3000元。  合村后:党建引领为集体经济“强筋健骨”,全村集体经济收入 15 万余元,是该村刚合并时集体经济的50倍。四川农村日报讯 杜康 记者 罗敏  “我们现在也是‘产业工人’了,种地干活有收入,土地流转有
| 分享: 2020-10-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罗沾蚕桑产业一直是高县农业五大特色支柱产业之一。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高县把科技兴蚕作为帮助适宜养蚕的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抓手,全县50个贫困村中,就有34个适宜养蚕的贫困村重点发展蚕桑产业。广大蚕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到有桑园和准备栽桑养蚕的建卡贫困户家中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帮助发展好蚕桑产业。资料图片  目前,高县34个重点发展蚕桑产业
| 分享: 2020-10-09
四川所有乡镇自动监测站将全覆盖四川农村日报讯 实习记者 杜铠兵  农业靠天吃饭,但天意是否可“违”?7月下旬,随着我省488个精准扶贫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成功上传,我省贫困县乡镇自动监测站实现全覆盖。近日,记者从四川省气象局获悉,今年10月底我省将实现所有乡镇自动监测站全覆盖,农业气象服务走上新台阶。资料图片避害:第一道防线牢固与否?  今年夏季,我省多地出现连续异常高温天气过程,降水量偏少,遭遇了
| 分享: 2020-10-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记者10月7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农业农村厅日前联合印发《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新版评分标准)和《四川省现代种业园区考核评分标准》。根据新版评分标准,我省进一步厘清了四川现代农业园区考核评价体系。资料图片  2018年11月,我省出台了《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围绕基地建设、设施装备、产品加工等内容定下
| 分享: 2020-10-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往年的“十一”黄金周,成都市民赵波总会带着家人来一次长途旅行。今年,8天长假,他却选择了 1-2 天、2-3 天的多频短途乡村游。“选择到周边乡村走走,一个是为了避开热门景区人挤人,一个是今年发现了好多美丽村子,看得人心动,必须挨个打卡。”赵波说,这些乡村游目的地近处距城区只有几十分钟的车程,远一点的驱车一两个小时便能到达。  近年来,随着
| 分享: 2020-10-09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廖时权 郭茂林)“按照议定事项结合我们重庆站实际,我们制定了‘1+3’的工作思路,即围绕服务为中心,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宣传工作为三个基本点开展服务叙州籍农民工工作”。重庆叙州商会会长陈静春在宜宾叙州区区首个驻外农民工就业和服务工作站座谈会上说,不仅要利用“双节”期间的联络走访,增进在渝农民工的凝聚力,还要进一步为在当地的叙州区籍农民工提供法律维权、技能培训、就业创
| 分享: 2020-09-30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杨茜)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长征社区村党支部村委会在2020年9月29日上午9点在社区文化广场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之“同喜同庆中秋国庆,同欢同乐精彩长征”主题活动。现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为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佳节营造了浓厚节日气氛。庆祝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古宋镇百家渡社区老协会、卉华园艺种植专业合作社、乌鸡莼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长征社
| 分享: 2020-09-30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张家鹏)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9月28日,笔者从四川阆中城区出发20分钟左右到达文成镇白沙坝村采摘火龙果时,行走在东河边的白沙村村道上,一股股熟悉的桂花香味飘然而至,不禁抬头一看,路边满树的桂花开了,再向前一看,只见路边一排排的桂花树上,密密麻麻已挂满了金黄色的桂花,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桂花都不约而同地尽数绽放,沁人心脾的桂花芬芳馥郁,随
| 分享: 2020-09-30
(记者 李丽颖)9月25日,在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实收测产暨现场观摩会上传来好消息,新疆奇台总场示范田玉米最高亩产达到1663.25公斤,打破原有1517.11公斤的全国亩产最高纪录,实现146.14公斤的大幅提高。当日,由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织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的玉米密植高产示范田进行了实收测产并公布了这一结果。资料图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分享: 2020-09-3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