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李芳 记者 樊邦平)9月29日,秋意渐浓,洪雅县大大小小的稻田里稻谷陆续颗粒归仓。该县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相德盘算一年的收成时乐得合不拢嘴:今年试水“零碳农业”,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不打农药,种绿色生态大米,他家7000多亩水稻带来了上百万元的利润。  李相德所说的“零碳农业”是洪雅县的一项创新工作,通过控水节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并对畜禽粪污、秸秆和农膜进行资源化利用,以此来减少农业能
| 分享: 2020-10-10
陈文  甘孜州日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2019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  作为“外来户”,他执着于高原菌菇产业的发展,为高原群众脱贫奔康带来“真金白银”。  (记者 兰珍)9月14日,甘孜州雅江县八角楼乡松茸村,中国雅江松茸产业园生产车间内,陈文和村民扎西卓呷正就菌菇品质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说起陈文,松茸村支书张金贵回忆:“之前,他说要在日基村(松茸村旧名)搞产业园区。我觉得他在吹牛,就
| 分享: 2020-10-10
(记者 范芮菱 钟帆)“每天早晨起来,就看看我的花儿,欣赏我的院子,没事儿喝喝茶,这样的生活真惬意。”9月16日,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万寿村村民顾文礼在抖音上传了一则视频。视频中,他悠闲地坐在农家小院里,享受安逸生活。谁能想到,几年前还是贫困户的顾文礼,如今成了村里的“明星”人物,他开设的民宿——顾氏农家乐也生意火爆。  9月初,顾文礼带着记者走进他的农家小院,讲起了他的脱贫故事。顾文礼和他的农家
| 分享: 2020-10-10
(记者 钟帆 范芮菱)9月11日早上6点多,山间晓雾萦绕,彭忠兰赶到芦笋大棚,欣喜地发现,不少芦笋新芽从毛茸茸的茎叶间冒了出来。  这是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窑垭村专合组织下了“血本”新建的芦笋大棚,他们期待更加标准化的种植,能带来翻倍的产量。  恩阳区有“中国芦笋之乡”之称。近年来,该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各种鼓励扶持措施,让芦笋种植产业有了新气象。到2022年,该区力争发展芦笋5万亩,产
| 分享: 2020-10-10
(记者 刘志刚 曾实 钟帆 范芮菱)“奔跑吧,恩阳!”9月11日下午,天空飘起零星小雨,院门外的荷塘波光粼粼,院墙上的花儿开得正好,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万寿村张家院子的院坝里传出阵阵笑声,一部群众自编自导的川北灯戏《李扯火脱贫》拉开了坝坝会序幕。当天,四川日报全媒体“百县千村行”采访活动来到万寿村,区委、镇党委干部与70多名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讲乡村变化,谈脱贫心声。  “现在我们村即便下大雨,不
| 分享: 2020-10-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贾明高  “每天得喂1000多只肉兔,还要给村民上课,讲肉兔的疾病预防。”9月28日,射洪市东岳镇黑虎寨村陈红霞正背起背篓准备上山打兔子草。她告诉笔者,两年前,她回乡创业养肉兔,不仅自己赚到钱,还在村里“办班授徒”,给200多名村民传授养兔技术,带领村民一起搞养殖致富。讲授养兔知识创业梦想  1985年出生的陈红霞,初中毕业后就与同龄人一起在深圳、广州等城市务工,从普通
| 分享: 2020-10-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郭勇近日,笔者走进广元剑阁县木马镇新庙村,往年大片的撂荒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了盘活撂荒地,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的活力,木马镇新庙村整合资源,在申请产业扶贫资金的支持下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保底分红、集体提成等方式,提高群众流转土地的信心,整合利用的撂荒地达100余亩,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帮助村民增收。资料图片  新庙村党支部书记魏凯文介绍,新庙村自201
| 分享: 2020-10-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程一凡 冯超  “我们家流转了2亩土地给基地,每年有1000元收入,每天还有50元的务工收入。”近日,在大竹县庙坝镇高平村3组的蔬菜基地里,今年63岁的村民欧素芬正蹲在刚翻耕好的地里插种藠头。  3个月前,这个占地近300亩的蔬菜基地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土。“2010年这片地曾流转给业主种植柳树。由于经营不善,没搞两年业主就放弃了。”高平村党委副书记唐德军说。如何让周边90余户流转
| 分享: 2020-10-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杜琴文 特约通讯员 张枥10月9日,笔者从南部县文广旅局获悉,10月11日,四川省乡村艺术节南充市南部县分会场开幕式暨综合文艺演出将在南部县八尔湖景区举行。八尔湖美景  据悉,10月10日至12日期间,南部县将举办民间能人技艺展演展示和民间能人手工艺展示;组织文化艺术协会、民间院团开展群众文艺演出;开展民间戏曲、非遗、金钱板、评书等多种形式展演。此外,南部县还将展出以脱贫攻坚、乡村
| 分享: 2020-10-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实习记者 杜铠兵10月9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官网获悉,近日发布的《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简称《通知》)对竹鼠、果子狸、刺猬、猪獾等64种在养且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提出了分类管理要求。资料图片  《通知》将64种在养禁食野生动物分为两类:其中竹鼠、果子狸等45种野生动物为一类,列入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管理范围,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要求积极引导有关养殖户
| 分享: 2020-10-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10月9日,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在成都举行四川省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新闻通气会。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普通高校在川录取高职(专科)33.1万人,其中录取普通高中毕业生21.9万人,中职毕业生11.2万人。按照教育部要求,我省将再下达3至4万高职扩招专项计划。新闻通气会现场  根据招生工作特点和生源实际情况,今年的扩招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高职单招,重点是采取
| 分享: 2020-10-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9月25日,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扶贫示范村”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启动我省2020年“文化扶贫示范村”创建申报工作。据悉,创建申报以村为基本单元进行,各市(州)要组织本区域县(市、区),按照2019年创建标准,于10月17日前完成《创建申报表》填报。10月27日前,各市(州)将组织力量对申报村开展检查
| 分享: 2020-10-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特约通讯员 刘保刚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以来,一个个携手奔康的感人故事在青川大地上演。携手奔康贵在发展持续增收的产业,贵在农产品产得出来、销得出去。为着这样的目标,广元市青川县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携起手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沙州镇青坪村白茶基地一片感恩叶 一颗摇钱树  9月28日,记者走在大山深处的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一层层梯田式的茶园郁郁葱葱,跨越千山万水,由浙
| 分享: 2020-10-10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文/图)10月8日,笔者走进四川省阆中市思依镇杨家河村,“过去是真的苦啊。2016年以前的杨家河,那是穷得叮当响,村里年轻人全都外出务工,因为留在村里娶不到媳妇。”回想过去老支书杨志仕隐隐眼泛泪光,“那时候村上就我们4个干部,大年三十晚上不敢回家,因为到家要帐的人络绎不绝,村集体债务高达80万。杨家河村2018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2019年突破70万元
| 分享: 2020-10-09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朱志林 文/图)10月2日,国庆黄金周第二天,在四川省阆中市天宫镇五龙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汇集在这里,感受乡村文化、品尝特色美食,享受乡村田园的美好与乐趣,处处一派繁荣景象。夜幕降临,随着篝火熊熊燃起,五龙村游客中心灯火闪耀,欢歌起伏。人们手拉着手,伴着动感的旋律,踩着欢快的脚步,载歌载舞,整个广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家共同感受乡村夜晚的绚丽美好。五龙村篝火
| 分享: 2020-10-09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朱志林 文/图)10月8日,四川省阆中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落幕。自9月20日阆中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天宫镇开幕以来,至10月8日结束,历时19天,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游人如织,人气爆棚。凤舞天宫景区夜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居民对田园风光、诗意山水、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农家美食等越来越向往,田园当景区、农房变民宿,体验式的乡村旅游正在成为时尚
| 分享: 2020-10-09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安讯(通讯员 邱海鹰  邱思)今年的国庆、中秋节,对于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梨树村的村民来说,是过得最开心的节日:100多亩优质梨果刚刚丰收,200余亩蜜柚又在节日市场卖了个好价钱。“多亏了广安市民建的帮扶,出钱出技术对村上老化的梨树和柚树改良优化、高换嫁接,才实现了增产增收。” 梨树村的村民带着感恩的语气说,“他们这是真扶贫,扶真贫。有了这些果树作产业支撑,让我们持续
| 分享: 2020-10-09
 (记者 颜旭)近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关于切实加强百草枯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强化证件核准,严格百草枯母药生产和出口资质。其中规定,具有百草枯母药生产许可和仅供境外使用农药登记的百草枯母药生产企业,才能生产百草枯产品。2020年11月1日前,对百草枯母药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和条件进行核查。同时规定百草枯母药生产企业生产的百草枯产品只能用于出口,不得在境内销售。在生
| 分享: 2020-10-09
(刘鸿博 记者 侯东)国庆假期里,广元市苍溪县的乡村,游客如织。在五龙镇三会村,色彩明艳的野菊花正盛放于道路两旁,放眼望去,崭新平坦的乡村公路如玉带般穿行在彩色的花海中,与不远处苍翠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打卡”美丽乡村。“路的改变,让大家奔康信心十足!” 三会村村民感叹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诠释了脱贫攻坚道路上交通的重要性。
| 分享: 2020-10-09
(陈道雄 记者 庄祥贵)近日,荥经县2020年第三季度农业农村项目集中开工暨循环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荥河镇紫炉村举行。本次集中开工建设农业项目共计5个,总投资15亿元。其中,正邦集团荥经紫炉循环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3亿元。开工仪式据悉,荥经紫炉循环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10亩,建成后将实现母猪存栏2.16万头,年产仔猪50万头。该项目计划在2021年3-5月陆续完成楼房养殖繁
| 分享: 2020-10-09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