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恩阳区把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当作战略性工程,强化服务保障,构建“区—镇—村”+“返乡创业联合会—域外联络站”“3+2”服务体系,全面激发返乡下乡创业热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截止目前,共回引返乡创业人员6400余人,其中100万元以上经济实体605个,创业成功率达95%以上,实现投资59.48亿元。 建机制,服务架构更加健全 建立责任落实机制。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43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返乡创业的组织指导和协调服务。在区人社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职责,认真做好日常组织协调工作。落实工作阵地和办工设备,同时,明确镇(街道)农民工服务中心直接责任返乡创业服务保障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309个行政村(社区)设置返乡创业联络员,形成区镇村三级返乡创业服务体系,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政府主导的返乡创业工作责任落实机制。 建立域外协作机制。依托域外劳务基地联络处、农民工服务站、商会以及社团组织等驻外平台,在成渝西、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建立返乡创业域外联络站,为返乡创业提供产品销售、原材料集中采购、回引工作对接联络、商务信息咨询等服务,每年给予联络站适当经费补助,落实专人联络,建立信息畅通渠道,定期开展“雁归恩阳,返乡创业”投资推介活动,宣传家乡发展变化,推介创业项目,回引优秀农民工回乡创业兴业。 建立内外联动机制。成立返乡创业联合会,搭建区域内创业服务平台,提升返创人员内生发展动能,抱团发展,目前吸纳会员130余个,通过“众帮、众扶、众创”方式开发特色产业,推动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发展。联合会下成立商贸公司,注册“恩联汇”商标,承担返乡创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域外联络站,及时了解域外市场的最新信息,加强与域外市场的联系对接合作,将“恩阳产”“恩阳造”打包销售,形成竞争优势,扩大“恩”字品牌的延伸面,实现域内外联动的服务机制。 夯基础,服务内容更加充实 建立六库平台。建立完善所在辖区的返乡创业项目库、在外成功人土数据库、返乡创业人员信息库、返乡创业咨询专家库、返乡创业资本工具库、返乡创业示范案例库6个信息库。依托省农民工服务平台,植入6库数据,由各级管理机构实行季度更新、动态管理,为返乡创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化创业指导。与四川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恩阳种源基地和食品精深加工研发中心,为返乡创业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指导。建立18个镇(街道)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开展三问一送(问计、问需、问难、送政策)活动,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意识培训、政策咨询、项目推荐、项目评估和创业指导等创业服务,提高其返乡创业水平。 引入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团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社会创业服务机构的作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举办返乡创业大讲堂,开展全链条融资服务推介活动、创业回引对接活动,引入社会力量带动返乡创业。组建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行业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开展巡诊指导活动,其服务成效作为职称评定的支撑依据。 加强部门协作。切实加强区级职能部门协作联动效应,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以人社部门牵头,发改、财政、妇联、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环保、安监、消防、残联等部门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返乡下乡创业企业困难问题会商制度,在用地保障、企业注册、资金保障、生产安全等环节为返乡创业企业运行提供保障支持,全力保障返乡创业企业健康发展。 打造创业载体。依托全区“一核两环四带多园”现代农业产业和“一园三区”工业产业布局,围绕文旅康养、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高标准谋划布局“1、2、4小时返乡创业经济示范带”,科学编制返乡创业项目清单,常态化开展返乡创业项目推介。依托临港产业园、柳林食品工业园、明阳小微企业创业园等15个园区,打造创建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园等载体,配套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形成了返乡创业的规模效应。 强保障,服务环境更加优化 落实优惠政策。认真细化并落实中央、省、市就业创业政策,出台《巴中市恩阳区关于进一步支持就业创业实施办法》等系列扶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政策文件。加大对返乡创业政策落实的宣传和跟进力度,及时足额为返乡创业人才兑现各类奖补资金,不断激发各类返乡创业人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累计为各类返乡创业人员发放创业园区建设补贴、场地租赁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产业补助、创业奖励、创业贷款贴息等各类奖补资金1.8亿元。 拓宽融资渠道。分别与邮储银行和农商行签订《返乡创业贷款的合作协议》,设立返乡创业贷款分险基金400万,合作银行按分险基金放大10倍的额度,为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提供返乡创业分险基金贷款。定期开展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返乡下乡创业者(项目)融资需求,切实为返乡创业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探索建立返乡创业信用评级评定体系,开展信用户、信用合作社、信用家庭农场、信用企业、信用园区、信用商街评定,协调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期限、利率等方面为守信返乡下乡创业者提供便利。 坚持示范引领。评选激励一批省市区返乡创业明星及明星企业51个,培育返乡创业带头人396人,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创业政策、信息、典型,示范引领返乡创业。提升政治待遇,通过适当增加优秀返乡创业者在各级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推荐成为“两代表一委员”62名,发展成中共党员、培养成为村(社区)干部21名。每年举办返乡创业大赛,集中展示全区返乡创业成果,金融机构对获奖选手现场授信,同时将获奖创业项目推荐参加省、市创业大赛,进一步营造创业兴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新服务手段。以建设“全国一流、全省最优、全市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契机,大力推进创业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进一步规范返乡创业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许可、审批和办证程序。针对返乡下乡创业及其他创业活动,组建覆盖区、镇、村三级“恩阳跑团”,设立1个区级部门分团+1个企业园区分团+18个镇(街道)分团)+N个部门和村社干部为跑手的三级组织运行体系,全方位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营造良好的返乡创业环境。(供稿:恩阳区农民工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