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永生)沙河镇、朝天镇、中子镇的“朝天核桃”;曾家镇、两河口镇、李家镇、临溪乡、麻柳乡等曾家山片区乡镇的“曾家山露地蔬菜”、广元灰鸡、马铃薯、笋用竹;羊木镇、云雾山镇的朝天食用菌、肉牛羊;大滩镇、水磨沟镇的蚕桑、中药材……如今,在广元市朝天区,各个乡镇都有自己拿得出 手 的“ 土 特产”。 小小“土特产”,蕴含大文章。近年来,朝天区围绕广元市建设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行动部署,依托本土资源禀赋,将发展朝天核桃、曾家山蔬菜、朝天食用菌、广元灰鸡等“土特产”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通过做靓农产品品牌,做深农产品加工,做强农产品全产业链,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全面推动全区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致富增收,乡村全面振兴。朝天万亩核桃产业基地。强产业朝天“土特产”活力迸发 “我们这里的蔬菜全是高山露地绿色蔬菜,市场上供不应求……”9月27日,在朝天区曾家山蔬菜冷链物流中心,朝天区平溪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大琼指挥着工人将一袋袋已包装好的辣椒装车,准备发往成都、南充、绵阳等地…… 朝天区中子镇七盘关工业孵化园内,广元市中子越龄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越龄的电话响个不停,她正赶着在中秋节来临前,将用朝天核桃作为原料,采用非遗制作技艺制作的“核桃月饼”调配发往市场…… 同天,位于曾家山的四川天冠生态农牧有限公司老板汪志聪在自己偌大的“广元灰鸡”选育场中,指着鸡舍中一排排的广元灰鸡介绍:“每一只鸡、每一颗蛋都有‘身份证’,可以溯源……” “今年到现在我已经卖了86头肉牛,明年打算多养点,养到200多头……”沙河镇唐家村6组希望农场肉牛养殖户赵绪红信心十足地说道。 一幕幕场景,只是朝天区火热发展诸多“土特产”特色农业产业全景图中的一道道剪影。 近年来,朝天区全面围绕“一带三片三集中”特色产业规划布局,依托朝天核桃、曾家山蔬菜、朝天食用菌等主导产业,通过一系列高质量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和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乡村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推进乡村振兴。 “区上还组建了核桃、高山露地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肉牛羊(土鸡)四个农业重点产业专班,由县级领导挂帅主抓,助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朝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基于全区上下的高度重视,现在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朝天核桃产业示范园区、省五星级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广元灰鸡种业园区、七盘关农产品加工园等产业园区已相继建成,不断规范、培育和壮大着朝天本地“土特产”特色产业。“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盘活朝天本土优势资源的有效途径,给全区百姓带来了更多‘真金白银’的收获。”靓品牌特色产业晒出闪亮答卷 “曾家蔬菜香天下”。在朝天,曾家山不只是一座山,也是4A级景区,还是朝天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天然宝地,更是朝天高山露地蔬菜的原产地。 曾家山素有川北“小西藏”之称,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气候冷凉湿润,山体坡度平缓,谷地宽阔,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良,为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 “我们在曾家山区域建有10万亩蔬菜标准化基地,主打蔬菜有甘蓝、辣椒、西葫芦、萝卜、莴笋、茄子、大白菜……”朝天区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徐波说,由于生长环境佳,高山种植的蔬菜同市场上普通的蔬菜相比,其品质优、营养成分高,深受市场青睐。“我们严格按照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操作,经过各类检测和有机认证,确保上市的蔬菜都是安全的放心蔬菜。” 如今,“曾家山蔬菜”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在有着“中国高山生态蔬菜之乡”“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等诸多殊荣的朝天区,“曾家山·露地好菜”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区域公共品牌,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现已远销成都、重庆、西安、广州、上海、武汉、福州等国内60多个大中城市,并直供港澳,且在国内大中型市场设立曾家山蔬菜专销摊位20个。曾家山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1.4万余元,占种菜农户人均总收入的70%以上…… 在大力发展高山露地蔬菜的同时,朝天区还始终把核桃产业作为全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张名片产业来抓,瞄准“朝天核桃滚全球”目标,聚力推动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现在正全面推广‘硕星’‘广丰’等省级核桃优良品种,通过建成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努力保持朝天核桃的地域特色和优良品质……”朝天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朝天核桃始终坚持绿色导向,积极探索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快建设有机核桃产品供给地。为保证核桃品质,区上还定期组织开展核桃丰产技术培训会,就核桃病虫害防治、嫁接、冬管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确保核桃主产区户均有一名“懂管理、会操作”的技术明白人。 同时,为完善和延长朝天核桃产业链,朝天区还引进和培育了棒仁食品、越龄食品、秦川印象等企业从事核桃精深加工,初步建成了年加工核桃1万吨以上的朝天核桃精深加工中心,开发了烘焙桃仁、琥珀桃仁、核桃月饼、核桃油等系列产品,并逐步向营养冲调饮品、核桃蛋白等方面多元化发展。 目前,朝天区核桃面积达50万亩,年产量超过5万吨,综合产值近30亿元,人均核桃收入4000元以上。“朝天核桃”荣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获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连续上榜2022、2023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全国百强名单,2023年品牌价值评估54.46亿元。朝天区成功创建为“中国核桃之乡”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我们正努力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把‘好品质’转化为‘好前景’‘好品牌’,把朝天特色产业打造成乡村富民产业。”多年深耕本地“土特产”,朝天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历经从靠山吃山到靠山致富,从各自为战到由零到整,从园区建设到品牌化发展,再到“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高山生态蔬菜之乡”的倾力打造,走出了一条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特色农业产业高速发展的朝天大道。绘蓝图走实乡村振兴致富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更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实际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朝天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沈万全说,在本地“土特产”上下足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在朝天区已是一种共识。 2022 年,广元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整市建设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行动,以期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探索新举措、新打法,把产业做强、把质量做优、把机制做活,让农民增收。 “全域协同打造特色产业全链升级新样板、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新典范、全域协同打造特色产业合作经营新标杆、全域协同打造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新高地。”为配合广元市“引领区”建设,朝天区提出打造广元市域北部特色产业基地片、中国西部重要的绿色农产品供给地。 蓝图绘就,撸起袖子加油干。朝天区给自己定下目标:到2025年,全区协同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健全,特色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全面提升特色产业生产基地,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 打破行政区划界线,连片成带建设万亩以上主导产业特色种植基地,补齐村村、户户产业基地断档和空白,形成连户成点、连村成片、连片成带特色种植产业规模化发展格局。全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向中子镇集中,乡村休闲旅游业向曾家镇 (曾家山景区)集中,乡村新型服务业向羊木镇集中。 此外,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农业综合总产值稳定在15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力争达到2.2万元。(朝天区农业农村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