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奇勇 谢清丹)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劳务资源整合、就业政策落地、就业服务保障等内容,持续推进“国有劳务公司+劳务专合社+劳务经纪人”三级劳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该区超8.5万农民工已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自三级劳务体系建设以来,昭化区人社局先后荣获“四川省人社系统先进单位”“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质服务窗口”“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全市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等荣誉。
三级劳务体系 搭建就业服务“快通道”
“眼下,正值猕猴桃冬季管理的关键时期,了解到冯家岭村猕猴桃园区缺人的情况后,我们第一时间选派了18名农民工前去务工。”卫子镇宏曌农业劳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炜说道。
昭化区人社局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谢清丹直言:“按照镇建总社、村建分社、分工种建班组的模式,我们在全区分镇组建了劳务专合社总社12个、分社136个、班组1139个,吸纳2.3万余名在家劳动力入社。”2023 年 1—10月,昭化区实现劳务收入5580万元,对接劳务22.99万人次,累计实现劳务收入14588万元,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
除了建好全域劳务专合社,昭化区还通过组建昭贤国有人力资源公司,为农民工提供招聘服务、劳动力组织化转移、企业用工监测与保障等就业服务,并按照自愿申请、镇推介、区级认定的方式,在辖区内摸排培育劳务经纪人91人。今年,该区共认定劳务经纪人30名,带动就业2300余人。
三项运行机制 打造精准就业“昭化样本”
“每隔几天,我就会到村里走一走,尽可能多收集一些在外务工人员返乡的情况。”12月15日,在昭化区清水镇,昭化区清水农业劳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劳务经纪人柏松一边忙着记录摸排情况,一边认真地说。
劳务经纪人是受当地人社部门委托,专门替用工紧张的企业与返乡农民工“牵线搭桥”的专兼职人员。
为提高就业服务效能效益,昭化区出台了劳务专业合作社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劳务专业合作社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劳务经纪人管理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对劳务专合社进行全方位指导和监督,并将“三级劳务体系”工作纳入各镇综合工作目标和镇域经济目标“双考核”,促进专合社加强自我管理。
昭化区人社局副局长吴杰介绍,该区还分类建立信息台账,搭建起具有劳动力大数据分析、保障企业用工和群众自主寻岗三大功能的三方就业服务数字化平台,并积极引导区国有人力资源公司与劳务专合社、劳务经纪人签订业务合作协议,实现人岗精准匹配、用工精准调度。
三项保姆服务 唱响稳岗就业“协奏曲”
“木雕材质要选择木质比较坚韧、纹理比较细密……”12月14日,2023年昭化区葭萌木匠(手工木工)培训班在太公镇白头村举办,当地47名农民工报名参加本次培训。
昭化区大力推行劳务专合社以工代训模式,实现以训稳岗,并对各劳务专合社进行培训意愿调查;同时,通过田间课堂、农民夜校和定点培训机构实施“订单式”“点单式”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开展“葭萌木匠”劳务品牌、种植养殖、电焊工等技能培训,惠及农民工超1.2万人,培训劳务经纪人200余人,实现技能需求培训全覆盖。
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昭化区各镇劳务专合社统一为派遣务工的社员购买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团体保险;同时,建立起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不定期对全区纳入劳务专合社的社员进行免费体检,及时掌握了解社员健康状况,加强劳务风险控制。
“劳务专合社是农民工就业的‘重要窗口’。除了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我们每年还会整合资金120万元,对管理规范、运行良好、效益突出的劳务专合社给予创业补贴和用工补助,推动劳务专合社平稳高效发展。”昭化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席天印介绍道。据统计,该区已累计兑现补助资金224.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