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大安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多种举措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农旅融合:勾勒农旅发展绚丽画卷大安区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以大威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为载体,充分借助青龙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功塑造出“农业+”示范样板。在这里,农业发展不再是单一的耕种,而是与踏青赏花、观光采摘、休闲娱乐等元素的完美融合。环湖千亩的大山铺镇伍家村油菜花基地,2024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综合增收达20余万元,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网红打卡地,当地的农户们的收入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乡村农旅融合发展的鲜活例证,它让乡村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产业转化为切实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也使乡村在旅游发展的浪潮中展现出新的魅力。产业强链:绘就肉鸡产业繁荣画卷大安区依托产业优势,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努力开创产业强链新局面,在肉鸡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共有774户农户踊跃加入肉鸡产业链,齐心协力打造标准化鸡棚。当前,已建成的标准化鸡棚达952个,面积为88.46万平方米,累计实现肉鸡出栏1.17亿羽,销售收入35亿元,农户代养收益4.1亿元。为完善肉鸡全产业链,大安区配套建成一系列相关产业设施。自动化种鸡场里,先进的设备与科学的管理确保种鸡健康生长;年出雏量达3500万羽的苗鸡孵化中心,持续为肉鸡产业提供幼苗;年产18万吨的饲料厂,为肉鸡供应充足优质的食物;有机肥料厂实现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变废为宝;肉鸡分拣初加工交易中心让肉鸡的加工和销售更加有序。正在建设的3万吨冷鲜禽肉加工及仓储冷链物流项目更是备受期待,其规划年加工能力达2000万羽(3万吨)。这一系列完善的产业配套,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使肉鸡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柱,带动众多农户走向富裕。人文振兴:描绘宜居宜业美好画卷人文振兴是打造宜居宜业新面貌的关键所在。大安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积极争取省级资金431万元,在9个村整村推进265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新(改)建工程。经过努力,目前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以上,这一成果显著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同时,大安区抓好“和美共富”乡村整体成势,精心编制涵盖19个“和美共富”乡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年,重点培育“和美共富”乡村7个,旨在加快构建全域和美发展的新格局。这不仅是对乡村物质环境的改善,更是对乡村精神文化的提升,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宜业之地,让广大农民在优美的环境中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大安区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凭借农旅融合、产业强链、人文振兴等多方面的协同奋进,正坚定地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步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安区的乡村将如同破晓的曙光,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文/图:大安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