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付久焱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10月16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玉水村青年农民刘刚的“菜稻轮作”的田块里看到,刘刚正同家人一起收割晚稻。与笔者以往看到的收割水稻不同的是,刘刚收割晚稻并不弯腰,而是靠着他的小型背负式收割“神器”来收割,省时又省力。 刘刚背负的水稻收割“神器”,由一台小型的汽油机和一根不锈钢管及圆形的镰锯转盘组成,镰锯转盘背后还镶嵌有一块曲形铁皮挡板,就像猪八戒的钉耙,重量只有10来公斤。背上的电机一开,转盘高速转动起来将稻秆割断,并在铁皮挡板的辅助下将割倒的水稻秆堆放在一起,便于打谷机脱粒,收割的速度比人工收割提升很多,1台背负式收割器的收割量能顶上5个人。 人工收割水稻相当苦累,刘刚以前没少受苦。每年收割晚稻的时节虽然已过了高温天气,但弯着腰在田里割晚稻时间一长,腰都直不起。 刘刚告诉笔者,他所在的玉水村是纳溪区久负盛名的“菜稻轮作”基地,面积达1000亩,他每年的“菜稻轮作”在20亩地左右,每年在晚稻收割时,为了抓住晴好天气抢收,都要请来周边 10 来个村民干上两天才能收割完。2018年晚稻收割前夕,一次偶然机会,刘刚在网上看到小型背负式水稻收割神器后,马上就花了 800 多元买了一台。这两年,同样的 20亩晚稻,结果人工减少了一半不说,在收割稻秆时,还根本不用弯腰,收割晚稻一天下来,也不会出现腰痛腿软了。 刘刚介绍,因为小型背负式收割器比较轻便,丘陵山区和小田块都特别适用。而这种小型背负式收割器耗油量特别低,一个小时割2亩晚稻所消耗的汽油还不到5元钱。 “以往,我的20亩晚稻需要12名工人两天才能干完,而收割‘神器’在全负荷运转状态下,20亩水稻只需 5个人两天不到就能全部收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