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风吹穗浪。眼下,纳溪区各地的高粱次第成熟,沉甸甸的穗果压弯了枝头。微风拂来,枣红色的衣壳、珍珠白的籽粒随风飘荡,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7月29日,记者在纳溪区丰乐镇皂角村看到,高低错落的梯田里,一株株红高粱穗粒饱满,随风摇曳,村民们背着背篓、手握镰刀,穿梭在高粱丛中忙着收割,沉甸甸的高粱揽入怀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丰乐镇皂角村红高粱喜获丰收 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割“2025年,区镇不仅进行农资补贴,还对接酒企安排专人开展种植、晾晒等技术培训,并统一收购。”丰乐镇皂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洪阳表示,下一步,我们积极动员其他村民参与进来,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共同把高粱产业发展好。为带动村民发展高粱产业积极性,丰乐镇创新推行两种模式:群众自愿种植一部分、第三方合作社承包流转土地种植一部分,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规模发展、合作共赢,迈出产业振兴第一步。为了解决高粱销售问题,丰乐镇主动对接酿酒企业等终端市场,推行“酒业企业+合作社+高粱种植户”模式,大力发展订单高粱种植,由酿酒企业与镇、村和农户签订种植收购订单,实行“订单种植、保价收购”,让种植户吃上“定心丸”,切实保障农户种植高粱效益,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过去高粱种多了怕卖不掉,现在有‘订单农业’,有多少就能收多少,一点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我们种地也有信心。”丰乐镇皂角村群众陈德润表示,他今年种了20余亩高粱,仅高粱一项便可增收3万余元。近年来,丰乐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对辖区4个行政村200余亩撂荒地进行统一规划整治,引导村民集中连片种植“郎糯红19号”糯高粱7000余亩,并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加大技术指导,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今高粱作物是泸州市纳溪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最核心的产业,整个园区面积达10000亩,丰乐镇皂角村和龙车镇建坝村属于高粱种植核心区域。下一步,纳溪区还将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丰富产业形态,创新增收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以“园区化”引领农业“现代化”的产业振兴之路。(供图/供稿: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丁俊皓 韩知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