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7月泸州市第七批帮扶乡城县工作队接过接力棒后,工作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多维发力,注重帮扶工作的外延丰富和内涵拓展,深化实施“全域结对、项目建设、教育助学、医疗卫生、人才结对、驻村结亲”六大行动,全面推动乡城县高质量发展。2024年科学规划项目17个,持续实施项目8个,新实施项目9个,共计投入5909.5万元,目前全年帮扶资金已全部到账,为有效助力乡城县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实验县奠定了基础。泸乡两地政府签订“飞地园区框架合作协议” 深化党建结对,筑牢战斗堡垒坚持“帮扶地所需,受扶地所能”原则,力争精准结对、精准帮扶,实施泸乡两地基层党组织跨区域结对共建,组织47个党政机关、20个镇(街道)党(工)委、12所学校、15个卫生院基层党组织与乡城县10个乡(镇)党委、57个村党组织进行党建结对。 双方在党建引领下,多形式多领域开展交流交融活动,累计开展各类互访交流活动20余次;双方党委高度重视,签订“泸乡飞地园区合作框架协议”,组织泸州企业来乡实地考察5次;共同举办“和风绿意净土暖,就业春机正当时”乡城县2024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泸州企业为乡城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深化特色产业,点燃致富引擎2023年以来,建成正斗乡永德村香菇基地扩建项目、洞松乡藏鸡养殖基地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等一批产业项目,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打造香巴拉镇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热打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片建设项目等一批文旅项目,不断提升乡城白藏房沉浸式体验感受,将绿色生态、文化资源转变为优质发展资源。2023.7.6乡城县委常委、副县长、泸州市第七批结对帮扶乡城县工作队领队郭建调研正斗乡永德村香菇基地扩建项目 引入“供销合作社+国资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模式,补齐高原群众的“增收链”“致富链”,泸州市乌蒙山供销合作社累计带动乡城县松茸、苹果、藏香猪、藏鸡等农特产品销售达1亿余元。建成乡城县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统战综合数据赋能平台、一体化社区能力提升平台、公安局环川环县市域治理防控支点信息化建设项目等一大批数据智慧平台投入使用,着力推动乡城县基层治理向智慧化城市乡村演变发展。泸乡教研学活动 深化教研助学,拓宽办学思路以教研带教学,以教研带管理,将泸州教研“三备一观一议”理念引入乡城,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持续开展“下沉挂职帮扶”“区域组团”“1+N”结对帮扶,分批次组织乡城100余名教师到泸州集中培训,23名教师跟岗学习,80余名幼儿教师到泸县参加保育师培训考核,取得证书。 选拔17名乡城优秀初中毕业生到泸州高中、泸州老窖天府中学等学校就读,利用泸州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乡城学子。组织泸州7所优质学校与乡城县10所学校建立结对关系,开展送培送教39场次,参培教师450人次,通过共建“工作坊”“心连心、手拉手”等活动,为乡城县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乡城县携手东辰创办全州唯一一所公民融合普通高级中学,泸州拟选派10名优秀高中教师,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多学科专技教师,来乡支持乡城高中教育教学。 送体检下乡深化医疗帮扶,提升群众幸福值落实“师带徒”机制。泸州对口支援老师通过“1+1”“1+N”结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签订“师带徒”协议34份。夯实考前培训提升“持证”比例。切实提高乡城县医务人员职称考试通过率,降低“无证”执业的现象,邀请西南医科大学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师到乡城县开展考前培训。 开展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泸州各结对医疗机构派出15名专业技术人员赴乡城县支援居民免费健康体检。不断探索新型合作。联合乡城、理塘、稻城“组团式”互扶、对口支援“传帮带”力量建立帮扶“铁三角”,共享人力资源,减轻患者外出就医负担,切实提高患者满意度。 深化人才建设,凝聚发展源动力20名泸州帮扶干部,17名医疗专技人才和13名教育专业人才,迅速到岗履职,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为乡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人才“活水”。同时,为补齐乡城县干部人才短板,实施基层干部、教师、医护人员三大“能力提升工程”,投入资金150余万元,通过挂职交流、短期培训、“传帮带”、“1+N”结对等助力解决“引不进、留不住”等问题,累计举办培训班30期,培训各类人才2014人,外出考察学习105人,挂职锻炼34人,师带徒96人,为乡城干事创业培养了一支本土干部人才队伍。下半年,将持续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储备,针对性开展项目管理、集体经济、村级财务及村干部等多方面能力培养。深化村集体经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援乡工作队临时党支部与乡城县三镇五村开展支部结对共建,认亲53户,巩固脱贫20户,民族进家庭24户,全覆盖走访,宣传党的政策,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结合“双向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建”的原则,联系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度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61.35万元。2024年将加大对5个联系村的帮扶力度,科学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项目8个,集中支持克麦村温泉开发项目、色尔宫村智慧洗车项目、马色村榨油房项目和永德村牦牛养殖等项目,力争帮扶村集体收入在去年基础上增幅20%,完善分红机制,提升村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民族融合团结进步,为建设乡城共同富裕试验县增光添彩。(供稿:泸县县委统战部 何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