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黄钟锐 文/图 近日,广安市武胜县乐善镇水洞湾村蜿蜒的村道上,快递员张裕如往常般骑着三轮车往返穿梭。道路两旁,“普兴村物流综合服务站”“青龙村快递揽收点”等招牌不断映入眼帘。 过去一年,张裕负责的这条线路包裹配送量激增近40%。“现在往村里送的,不只是化肥种子了,家电、零食、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张裕抹了把汗笑道。 这繁忙景象,折射出广安消费市场结构的悄然变化。数据显示:2024年,广安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37.4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高于城镇市场0.8个百分点。随着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出台,农村消费市场的澎湃动能正在加速释放。快递送进村。资料图片政策补贴“真金白银”点燃消费热情 在武胜县乐善镇经营家电卖场近 20 年的罗建生有一张被翻得卷了边的大号宣传单——这是他自己整理的家电补贴指南。罗建生指着宣传单介绍,“补贴范围从冰箱、彩电、洗衣机‘老几样’,扩大到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新潮货’,品类大增,补贴力度也更大了!” 政策红利下,消费者切实享受到了实惠。在岳池县顾县镇,村民张蓉家那台“服役”10余年的旧电视终于被换下。得知 55 寸新电视补贴后仅需 1000多元,她毫不犹豫下了单。张蓉拍着新电视笑道:“这钱花得值,政策给我们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政策补贴不仅惠及家电消费领域,也涵盖了田间地头农业生产领域。微耕机、小型收割机等农机同样享有补贴。 邻水县坛同镇滩口村农户吕纯章,心里一直有个“农机梦”。“买台机器能顶十个壮劳力,可咱就这么点地,买了到底划算不?”这个问题,他在心里盘算了整整三年。 今年,邻水加大对新型适用 农 机具的补贴力度,政策不仅惠及种粮大户和农业合作社,小农户同样可以享受农机补贴。“补贴下来,1000多块钱就能买到。”吕纯章发现,购买自己心仪的那款微耕机可获近30%补贴,马上下单。选购家电设施完善购物环境越来越好 在广安区兴平镇双鱼村,经营小卖部近30年的胡顺彬前不久做了个大胆决定:彻底翻新老旧店面,重新更换门头、增设货架展示柜,并在显眼的收银台旁添置了扫码枪,墙上也贴出了微信二维码。 如今店内焕然一新——货架整齐明亮,商品琳琅满目,从油盐酱醋到时令水果、品牌酸奶、网红零食一应俱全。“不改变不行了。”胡顺彬介绍说,“现在年轻人手指划拉几下,啥都能送到家,我这老店也得跟上时代。”胡顺彬不仅升级了店面,还新增了免费收发快递服务,并为附近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电话订货、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这些改变赢得了人气和信任。“瞧,群里今天接龙订了20箱牛奶、15斤排骨,下午就送货。”胡顺彬指着手机屏幕,语气里透着自豪。他的小店,正从传统的“小卖部”向“便民超市”蜕变。 乡村购物环境的改善,既体现在“小店焕新”,也体现在“大件进村”。 在前锋区观阁镇观南开发超市,老板邓海燕刚调试完新安装的移动支付终端。“以前村里人买空调得跑到县城,现在在我这儿,下单、送货、安装一条龙搞定。”邓海燕翻看销售记录,最近半年售出智能电视17台、双开门冰箱12台,连单价近3000元的扫地机器人也卖出2台。生活提质乡村消费从“量”到“质” 消费升级的红利,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生活。在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村民王德明家的变化颇具代表性。过去厨房里只有一口土灶和简单的锅碗瓢盆,如今换上了崭新的燃气灶、电饭煲和抽油烟机。 “以前做饭烟熏火燎,现在干净又方便。”王德明指着冰箱里分装好的新鲜肉菜和酸奶,“隔两天就去超市补点货。” “在外打工,手机能随时看到家里情况,安心多了。”岳池县坪滩镇人李泽民刚给家里装了智能门锁和监控摄像头,这种对安全感和体验感的追求,推动着智能家居、健康产品在乡村市场的普及。 线下消费提质,线上购物同样热闹。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菜鸟驿站里,56岁的陈桂芳正麻利地扫码取件。谁能想到,这位曾经觉得网购太麻烦、不放心的农村妇女,如今也成了网购常客。随着快递进村服务的完善,像陈桂芳这样享受网购便利的村民越来越多。“现在村里网购可火了。”驿站负责人张建华介绍,“站里每天收到的包裹少说上千件,比前两年翻了好几番。起初多是衣服、零食,现在按摩仪、泡脚桶、空气炸锅,还有给娃买的平板电脑,越来越常见。” 从厨房电器的更新换代,到智能设备的普及应用,再到网购商品的品类升级,乡村消费市场正经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深刻改变。 这股消费新风的背后,是政策举措的精准发力。无论是便民超市的升级改造,还是快递进村的深入推进,都在实实在在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持续激活乡村市场,托举起农民生活品质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