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付真卿)8月,又到了鲜美松茸出产的季节。每年的松茸季,关系着许多人家全年的收成。在甘孜州雅江县,天刚亮,35岁的泽仁志玛背上干粮水壶又上山了。泽仁志玛之前在家务农,丈夫身体不好,两个孩子年幼,经济负担相当重。但今年,泽仁志玛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因为雅江县建起了松茸产业园区,泽仁志玛参了股,还在园区里找到了工作,学会种植滑子菇,一年能有近3万元的收入,一家人彻底摆脱了贫困。  泽仁志玛家
| 分享: 2020-08-28
  (记者 何涛 徐中成 肖雨杨)一只蓝色的手紧握一只红色的手,两手相偎相交,组成一个心形,图旁四个大字“德阳·阿坝”。在阿坝县看见这个图,就意味着,看到了德阳援建阿坝县的项目。  “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正是德阳援建阿坝县的宗旨。自2012年起,德阳开始对口帮扶阿坝县,几年来,德阿大桥、德阿生态经济示范园、德阿光伏扶贫产业园……德阿心手相牵的故事在当地遍地开花。德阿生态扶贫产业示范园忙碌的工
| 分享: 2020-08-28
  (记者 何涛 徐中成 肖雨杨)太阳刺破晨雾,一轮金光洒在贾洛镇合拉玛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草场上,草肥牛壮。  阳光中,麦尔玛镇阿布洛村村级联建光伏扶贫电站源源不断向外输送着电力。  阿坝县高原中低温食用菌基地里,一筐筐姬松茸运出大棚,送往机场。  ……这些兴旺的经济体都指向一个名词:农村集体经济。在阿坝县,农村集体经济已有110个。  受历史、地域等因素影响,阿坝县农牧民群众生产、发展意识不强
| 分享: 2020-08-28
  (记者 何涛 徐中成 肖雨杨)合拉玛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又在准备分红了。  8月20日,阿坝州阿坝县贾洛镇,合拉玛村贫困户索东和妻子拉科照常放牧。看着合作社这222头牦牛,两口子对分红很期待。“服务合作社,去年收益3.3万元!”索东说,去年夫妻俩为合作社养牛看草,月收入2000元,全年拿了2.4万元;合作社年分红得了4000元;因为养牛看草做得好,合作社又奖励了5000元。“去年秋天到今年夏天
| 分享: 2020-08-28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宋晓东 周楠 王建 董峻)两份颜值不同的大米:一份是粗加工,色泽暗淡;另一份经过精细加工,洁白晶亮。你更青睐哪个?  记者调查发现,精细加工的粮食产品受到不少消费者欢迎。但看起来“白细美”的粮食背后,存在粮食过度精加工带来的损耗问题。原农业部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显示,因过度加工我国每年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资料图片  &nbs
| 分享: 2020-08-28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要实现互融互惠,“六合一”的泸州梅岭村注重产业集成    【样本点击】    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  因都种植“纳溪特早茶”,为实现产业集成优势,在本轮改革中,原梅岭村、原应石村、原玉龙村、原长坡村、原双才村、原农民村等6个村合并为梅岭村。新村占地46.02平方公里,人口1.1万余人,标准茶园突破5万
| 分享: 2020-08-28
    “家门口挂‘星’很有面子”    (记者 向朝伦 燕巧)“二季度搞得好,你家五颗星哦。”8月19日,广元市剑阁县东宝镇青山村举行挂“星”仪式,村组干部走进今年二季度“文明新风积分评比”先进家庭,按积分高低分别挂上5—1颗星。青山村五组村民燕国帮看着五颗星喜笑颜开,邻居也很羡慕。  “星”,对应的是乡风文明程度。今年以来,广元市做实乡风文明建设,已在全
| 分享: 2020-08-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姝 特约通讯员 尚永高    8月26日,走进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张超张玲夫妻的绿之源家庭农场,笔者看到,50亩红心猕猴桃树郁郁葱葱,藤架上挂满了饱满的果子,即使套着果袋也包裹不住诱人的清香。游客穿梭在基地内,体验采摘的乐趣,感受着丰收的喜悦。“今天一天就卖了2000多斤!”女主人张玲边忙着为一篮篮的猕猴桃称重,边给笔者介绍。
| 分享: 2020-08-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吴春丽 代顺学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三年前,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的周咀、河坎、马桥等村的6000余亩山坡还是被大家嫌弃的荒地,而现在却成了大家增收致富的“金山”。让荒山坡变成“金山”的,是一个曾在外打拼多年的女能人,她叫韩俊凤,今年50岁。  2017年10月,韩俊凤带着价值40多万元的九叶青花椒苗回到周咀村老家,无偿提供给周咀村及周边村民种植。目前,韩
| 分享: 2020-08-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余文 记者 刘佳    8月26日,青神县青竹街道桥楼村人来人往,一片忙碌景象,村民们正挥舞着滚筒刷粉刷墙面。随着新漆上墙,村落房屋焕然一新。屋外葡萄架攀藤走绿,道路旁的竹篱笆错落有致,农作物长势喜人,充满生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连日来,青竹街道桥楼村按下人居环境整治“加速键”,
| 分享: 2020-08-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鹏程 特约通讯员 尚永高    8月25日上午,自贡市自流井区舒坪街道顺水农业公司的高粱集中收购点一片繁忙。笔者看到,不断有货车将收购的高粱送至库房前,经工作人员抽样检测,过磅称重,开具订单收据,顺利实现入库。这些收购的高粱将直接供给四川郎酒集团用于酿造白酒。  自贡顺水农业公司高粱初加工基地占地20余亩,自贡市三分之二的高粱种植户
| 分享: 2020-08-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记者8月25日从雅安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连日来,该局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对雅安市农业农村的影响,深入灾情严重地区,帮助有困难群众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给农业和农村造成的损失。资料图片  该局统筹做好辖区内各项农业抗灾物资、资金和队伍的储备,及时向困难地区调拨种子、化肥、消毒设施设备等救灾和防疫物资,协助
| 分享: 2020-08-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唐富勇 宋秋 特约通讯员 何努    “大梁山上啰,花儿遍地开。映得大山啰,一片喜洋洋……”8月25日,2020四川开江·第二届巴蜀盘歌文化旅游节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毗邻乡镇)合作启动仪式,在该县长岭镇开幕,来自川渝两地的干群在现场感受原汁原味的盘歌文化魅力。  长岭镇地处开江县东南部,紧邻重庆万州、开州和梁平,是一个“春赏百花夏乘
| 分享: 2020-08-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敏 记者 周颖昳    8月27日,遂宁市举行专题学习会议,贯彻落实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精神,提出在园区建设上将继续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规划引领、做强主导产业,并强化考核激励,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规划布局,做强产业基地,打造规模连片成带的绿色园区。做优做强“遂宁鲜”
| 分享: 2020-08-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记者8月26日从农业农村部官网获悉,农业农村部当天就全国粮食市场运行和生产有关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今年全国粮食生产稳中向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夏粮产量2856亿斤,增24.2亿斤;早稻产量546亿斤,增20.6亿斤,连续7年下滑后恢复增产。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尽管局部旱涝灾害较重,但灾后生产恢复及
| 分享: 2020-08-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黄汉军 记者 张立峰    8月26日,岳池县黄龙乡樟木桥村里十分热闹,该县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这里举行了“黄龙贡米”收割仪式,宣传推广贡米品牌,庆祝今年水稻喜获丰收。当地干部群众共收稻谷,同享丰收喜悦。王晓波 摄  “今年岳池农投集团按照标准化要求统一种植黄龙贡米,品质更好,产量也有了保障。”在“黄龙贡米”核心种植区樟
| 分享: 2020-08-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8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8月21日,四川已退捕渔船8609艘,占总任务数84.31%,已退捕渔民13698人,占总任务数83.34%,完成进度超过8成,总体进展顺利。  实施长江流域全面禁捕,是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部署。长江禁
| 分享: 2020-08-28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安讯(邱海鹰 彭伯华 摄)四川省华蓥市永兴镇将巡回到全镇8个村(社区) 的“人民阅卷.广安行动” 村头问政坝坝会, 于2020年8月27日在褒先寺村谢家院子拉开帷幕。8月27日, 华蓥市永兴镇“人民阅卷.广安行动”村头问政坝坝会, 在褒先寺村谢家院子拉开帷幕。镇村近100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了坝坝会,群众现场提问13人次,收回问卷86份,收集意见和建议32条,现场解答23条,交
| 分享: 2020-08-27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安讯(通讯员 王黎明)近期,华蓥市农业农村局在禄市镇、华龙街道分别指导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和农村能源安全工作。一是整理问题台账,对三格化粪池安装不规范、沼气池腐蚀、沼气气压异常等列出问题清单,督促逐项整改。二是现场技术指导,对正在施工的现场进行查看,针对容易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作技术说明讲解并提出整改建议。三是对无害化厕所、沼气池的安全使用开展宣
| 分享: 2020-08-27
(记者 戴璐岭 摄影报道)8月的天府大地绿意盎然,田间地头攒动着期待收获的喜悦面孔。巴山深处,万亩花椒田散发着辛辣的香气,枳壳、丹参、白芍、姜黄等中药材长势喜人。嘉陵江畔,个大饱满的优质柑橘挂满枝头,鲜红的小龙虾整齐装箱即将成为桌上珍馐。小平故里,古老的龙安柚拥有了全产业链条,膘肥体壮的猪仔住上了现代化“洋房”。四川,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40多年的开拓创新,引领着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方向和希望。面对
| 分享: 2020-08-27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