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筑牢产业基础 补齐发展短板 长宁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1-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修枝、压枝、除草、施肥……近段时间以来,长宁县铜锣镇龙峰村贫困户余井泉每天一大早,便背着机具,穿梭在龙峰山的山地间,对专合社的50余亩九叶青花椒进行管护。对于他来说,漫山的花椒寄托着自己脱贫致富的希望。

  近年来,长宁县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以补齐贫困村产业短板为着力点,紧抓产业发展,通过产业振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image.png

花椒基地里,除草、施肥、拉枝......现场一片忙碌的身影。


    股权众筹栽花椒

  “入股土地一亩,管理土地四五十亩,一年下来仅此一项还是有近万元的收入。”余井泉说,2018年村上就摘掉了“省级贫困村”帽子,但村“两委”针对农村土地分散难以增效、村集体经济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农民筹资难创业难等村情现状,又提前采取了“股权众筹”的发展模式栽种花椒。

  据了解,龙峰村全村有228户农户拿出800亩土地,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项目经营,其中贫困户以5万株种苗入股。专合社免费提供技术支持,以前三年投入花椒种植所需的花椒苗、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折资入股。通过内置股权合作社的运作,村里零散的土地、劳动力、资金整合在了一起,利润按村集体5%、作业班班长35%、股民60%的比例进行分配,走“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集体化道路,有效地激活了龙峰村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目前,全村的九叶青花椒项目长势喜人,预计2020年将实现全面挂果。”龙峰村第一书记牟朝科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对上争取资金,修建花椒烘房和冻库,使花椒能够长期保存促进销售,让农户获得更高的收益。

    能人带领种蘑菇

  贫困村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产业的发展。在前期的扶贫中,硐底镇七坝村第一书记王峰发现,该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缺乏致富带头人。于是,他邀请邻村的蘑菇种植大户余井平到村上来带领农户共同发展蘑菇产业。

  余井平到了七坝村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整合了自有资金、村集体资金及扶贫资金80余万元,以市农科院食用菌项目为基础,成立了锦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由专合社负责技术和生产经营,村集体负责监督管理。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七坝村蘑菇产业已达200吨的规模,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分红6万余元,每年还实现了10万元的劳务收入。

  “200多亩的蜂蜜李预计2020年能够实现挂果。”王峰表示,七坝村先后形成了短期食用菌种植、中期豪猪养殖、长期蜂蜜李种植项目。目前全村饲养豪猪360余头,带动贫困户每年增收5万余元,实现集体经济增收2万余元以上,带动劳务收入每年5万元以上。


    产业“造血”助脱贫

  产业振兴是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长宁县积极推行以贫困户为“基本单元”、合作社为“传输纽带”、龙头企业为“集成模块”的集约化发展模式,全力破除发展瓶颈,贯通产业“经脉”,引进和培育正邦、牛九牛、国美、原野等大批龙头企业,推动林竹、生猪、肉牛、酿酒、花椒、竹食品等扶贫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造血”助脱贫。目前,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新发展绿色蔬菜、酿酒专用粮、竹荪、花椒等扶贫产业20万亩,建成肉牛、生猪养殖示范村4个,成为全省首批竹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的县(区)之一,直接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600元以上。

  “我们将继续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短板,巩固脱贫成效,确保真脱贫不返贫。”长宁县有关领导表示,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与推进脱贫攻坚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坚持“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全方位巩固脱贫成效,确保不出现贫困户返贫、非贫困户致贫情况。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