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农”墨重彩 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12-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12月19日,隆冬的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1号馆内却热力四射。当天,第十一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拉开帷幕,我省120多家参展企业携上千种特色“川味”亮相。在搅动北京消费者味蕾的同时,四川也借此展示全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的不懈努力。

  2019年,四川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农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政策谋划等方面“靶向”发力,推动全省“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资料图片

    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粮食生产始终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立足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90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 700 亿斤左右的目标,2019 年四川切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全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开展农机化发展综合奖补试点……前三季度,我省共建成高标准农田 389.3 万亩,推进68处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数据显示,目前我省农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预计全年粮食产量 3526.2 万吨;油菜籽294.7 万吨,增 1.4%、实现 18 连增。

  增量,并非单纯追求产量,更要谋求优质。一看、二闻、三吃、四回味……11月24日,省第六届“稻香杯”评选活动迎来终评,35种四川好米”同台竞技“。评选活动的背后,是我省近年来创优“川米”品牌的不懈努力。2019年,我省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达到2100万亩,其中“稻香杯”优质稻面积突破500万亩。

  在稳定粮食生产同时,我省持续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转型升级,预计主要经济作物总产量3509.7万吨;预计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增长3.8%、2.1%、15.6%。预计水产品总产量112.2万吨,同比增长2.42%。

  我省将生猪稳产保供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点任务,先后出台了“猪九条”“新八条”,将生猪生产基本保障任务落实到21个市(州)和县(市、区),并加强重点地区和部门沟通协调,集中推动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截至2019年9月底,13市34个县(市、区)已开工养猪场建设项目93个,项目建成预计新增生猪产能560万头。

    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

  2019年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庆丰收活动在郫都区战旗村启幕。选择战旗村,因其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

  2019年省委1号文件提出,将乡村振兴考核纳入省委、省政府综合绩效目标考核,建立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体系,并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已组织预申报先进县23个、先进乡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并初步建立“规划先行、多规合一”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机制。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我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今年初已遴选60个省级园区,落实6亿元省级专项资金进行重点培育,年底35个省级星级园区最终评出。

  目前,我省已累计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9个,并逐步构建起中省市县四级园区梯次发展体系。而随着《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的出台,我省已锁定“到2022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100亿元左右”这一目标。

    农村改革稳妥推进

  2019年11月中旬,全省农村改革推进会在泸州召开。纳溪区大渡口镇平桥村的改革探索,让与会代表印象深刻。

  通过合作经营,自主经营和资产收益,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6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改革红利凸显。

  川人素有锐意创新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始终走在全国农村改革的前列。随着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这一沉睡多年的资源正被唤醒,并释放出效益。

  目前,我省已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等确权工作,并在全国创下“八个第一”,即创全国首轮同类入市地价最高纪录、成立全国第一家综合性农村产权交易所、第一个开展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第一个出台《全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一个创新设立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的“贫困户优先股”、第一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建成全国第一套农业农村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数量和试验项目全国第一。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截至9月底,全省承包地确权颁证率达92.8%,耕地流转率超过40%。通过持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我省新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000余人;通过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我省新培育家庭农场2800余家、省级示范合作社300个。

  另外,我省还积极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与工商资本下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相结合,推广股份合作、产权合作模式。前三季度,全省累计67万余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创办企业17万余户。我省还出台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把1292个村纳入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范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