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百花齐放 风生水起 成都乡村“逆袭”路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11-18

    新华社成都11月16日电(记者 董小红 高亢 李倩薇 李力可)一把扫把“扫”出新面貌、一个足球“踢”出大产业、一杯茶“泡”出新生活……把发展权交给农民,制度创新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正在推动一个个美丽乡村“破茧化蝶”。
  记者近日在四川成都多地采访,亲身感受到当地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情和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的新实践。

image.png

都江堰市柳街镇的“川西音乐林盘”。

    “扫”出来的新面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四中全会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
  投入 100 亿元支持特色镇和川西林盘建设;推进农商文旅融合,星级特色农家乐最高奖励20万元……成都尊重群众首创,把发展权交给农民,政府搭平台、草根能人引领,促进乡村“朵朵花开”。
  成都都江堰市柳街镇七里诗乡,距成都市区41公里。每天清晨,打开火锅店大门,村民宋建明一定会拿起扫把打扫门口卫生。
  “过去这里是块烂泥巴地,脏得不得了,家家户户都不管自家的卫生,环境差得很。”宋建明回忆说。
  不能眼看家乡这么脏乱下去,党员们拿起扫把,每天带头早晚打扫,还把路边没人管的沟渠也一起掏了,环境一天天好转,村民们受到鼓舞也纷纷加入。
  小小的扫把,“扫”出了这个村的新风气。村子面貌焕然一新,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经过改造,曾经让人掩鼻而过的猪圈成了村子热门的网红“猪圈咖啡”,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今年上半年,“猪圈咖啡”的收入已近30万元。昔日破落山村摇身一变成了“川西音乐林盘”,2019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00万元。

image.png

新都区斑竹园镇三河村的足球场。

    “踢”出来的大产业
  2012年,成都新都区斑竹园镇的三河村党支部被评为镇上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在全镇24个村中评分排名倒数第二,村民收入长期低于全镇平均水平,大家颇有怨言。
  2013年,在换届选举中,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80后”谭杰当选村支书。新一届村支部从农村环境和综合治理入手,修整道路和沟渠,并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柚子、葡萄、无花果等作物。同时,成立了成都市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农民足球俱乐部。
  谭杰牵头统筹村集体资金、财政支持、社会资本多方投入,在村里建设了2个塑胶草坪足球场,这也是成都农村第一次修建七人制足球场。
  村里每年都开展足球联赛、培养少年足球苗子等活动,建立了足球餐厅、农产品超市、垂钓场、农家乐、休闲农场、现代民宿,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成都足球第一村”,还举办了被村民亲切称为“菜花”音乐节的斑竹园星空音乐节……足球、音乐成了三河村远近闻名的两张名片。

image.png

蒲江县成佳镇是成都乡村振兴的缩影,绿色茶园和农家新居就坐落在绿道旁。

    “泡”出来的新生活
  早起泡一壶茶,是47岁的刘文清每天的习惯。
  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以绿茶闻名,这里自古种植茶叶,现今在成佳镇境内仍然保留着一段长约2公里的茶马古道。
  守着这么好的茶资源,刘文清一家的日子却过得紧巴巴。家里的六七亩茶园种不过来,采的茶也打不开销路,一年也就几千元收入,子女只能出去打工。
  2018年11月,村里贴出了集资告示,准备筹建旅游专业合作社,依托传统茶文化、茶资源,搞民宿、茶采摘等综合旅游,带动村子发展。
  “村民自愿入股,一万元一股,一个星期为限。”村党支部书记陈昌文说,原本没啥信心,结果村里66户人家积极参与,筹集了112.5万元——平静的山村热闹了起来,合作社很快成立,民宿也拔地而起。
  今年6月,村里第一批民宿正式开业,国庆节期间,一房难求。村里的茶产业也日益壮大,茶叶采摘也成为成都市民的新休闲方式。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