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9月24日,中国天府农博园在成都破土动工。这个规划面积129平方公里的大型项目,将彰显四川农业发展的“硬核”力量;9月26日,第七届四川农博会即将拉开帷幕,6万平方米,6大展区,8项重大活动,7个国家馆,展出面积、展览规模、展出内容皆创历届之最……
农博园、农博会抒写的是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四川“三农”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农业由大图强,乡村全面振兴。2018年,四川第一产业增加值4426.7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比1949年增加了4408.5亿元,增长242.2倍,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四川有25种农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第一,一个个天府农业的灿烂蝶变,在巴山蜀水间精彩上演。
资料图片
筑基础
粮食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8月15日,四川省优质稻产业发展暨“稻香杯”优质品种观摩会在眉山东坡区举行,我省新选育的数十个水稻新品种在会上集体亮相。水稻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2017年,时隔11年,四川重启“稻香杯”,铸造“川米”形象,力争实现“好米有好价”。
与此同时,近年来四川的油菜籽产业发展也驶入快车道。不仅油菜籽产量全国第一,浓香小榨更是异军突起,“天府菜油”公共品牌的建立,正引领整个产业迈向“千亿级”,形成“菜油看四川”的格局。
“川粮油”高位谋进,回应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产粮大省,1949 年,四川粮食产量1090.8 万吨,油料产量 20.6 万吨。70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一直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筑牢基础,粮食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2012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出台后,我省扎紧“米袋子”不懈怠。从保粮食播种面积入手,狠抓粮食作物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等措施,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规划建设粮食主产县90个,并通过在产粮大县深入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确保了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和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2018年,全省粮食产量达3493.7万吨,比1949年年增加2402.9万吨、增长2.2倍,比1978年年产量增加1111.9万吨、增长46.7%。
强特色
特色效益农业迅速发展
甜蜜的果实挂满枝头,丰收的喜悦盈满田间。9月2日,一年一度的苍溪猕猴桃采摘节在当地天新红心猕猴桃产业园拉开帷幕。
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猕猴桃成为了苍溪名副其实的“脱贫果”“致富果”。
从苍溪看向全省,丹棱的柑橘、蒙顶山的茶叶、彭州的蔬菜、会理的石榴……近年来,为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省委、省政府瞄准“特、优、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效益农业的政策措施,推出了“一村一品”“一乡一色”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各地因地制宜,着力发展打造了川油、川菜、川果、川茶、川药、川桑等优势产业,促进了全省特色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菜篮子”品种日益丰富。
1949年,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81.3万亩,仅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15.7%。2018年,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024.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4.8%,比1949年提高了19.1个百分点。石榴、莴笋、羊肚菌等14个品种产量全国第一,全省“三品一标”产品5357个,位列西部第一;放眼全国,每10杯茶,就有1杯来自四川的茶山;每10袋泡菜,就有7袋来自四川;每10个柠檬、血橙,就有8个摘自四川的枝头……
拓畜渔
生产供给能力大大增强
5月15日,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在蓉城拉开帷幕,一道“回锅肉”引得宾客赞不绝口。这道菜正是选用了内江黑猪肉制作而成。
作为国家级优良地方生猪品种,2018年,内江黑猪产品共销售3000吨、销售额高达2.16亿元。可谓是我省生猪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
四川是全国的生猪调出大省,拥有60多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全年生猪出栏居全国第1位。2018年全省生猪出栏6638.3万头,比第2位的河南多235.9万头。出栏量比1949年增加了6508.0万头,增长50余倍,年均增长5.9%。
除了生猪,我省其他牲畜产业发展也欣欣向荣,2018年,四川牛出栏276.2万头,比1980年 增 加 227.5 万 头 ;羊 出 栏1740.9 万只,比 1980 年增加1368.9万只;四川家禽出栏6.6亿只,居全国第8位,比1985年增加5.7亿只;全省肉类总产量664.7 万 吨 ,比 1949 年 增 加661.2万吨,增长188.9倍,年均增长7.9%。
与此同时,我省水产品生产能力也显著提高。
以有着“黑色黄金”之称的鱼子酱为例,四川正悄然改变全球产业版图,并将逐渐掌握这一珍贵食材生产的世界话语权。
数据显示,2018年水产品产量153.5万吨,比1949年增加153.3万吨,增长729.9倍,年均增长10.0%。前不久举行的全省现代水产产业发展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更是明确,要力争到2022年,川鱼总产量达210万吨、综合经济总产值达1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