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公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民生经济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显示,据农村贫困监测数据,2018年末,四川农村贫困人口为 98 万,比2010 年末减少 1311 万人;八年来的减贫率达93.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农村贫困人口从 2012 年末的724 万人减少至 2018 年末的98万人,累计减少626万人。四川在消除农村贫困方面已取得决定性进展,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四川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2014-2018年,四川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分别为12.9%、12.3%、10.5%、10.9%、11.0%,年均名义增长11.2 %,增速比全省农村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比全国贫困地区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
资料图片
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近年来,四川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每年都显著高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因此,全省贫困地区与全省农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呈逐年缩小态势。2018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全省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的81.3%,比2012年提高了13.3个百分点,收入差距大幅缩小。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质和量来看,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实施前期,2012-2014 年四川贫困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达到861元。实施精准扶贫后,是十八大以来四川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最好的时期。2015-2018 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达到936.5元,特别是 2018 年人均增收超过了1000元,达到1078元。收入总量持续增大,收入结构也不断优化,呈现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经营净收入占比最大、财产性收入数量较小、转移净收入增长迅速等特点。
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实施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后,在四川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也在显著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6903元,到 2018 年已提高到人均9652元,比2015年增长39.8%,年均增长11.8%。
基础设施持续改观。近年来,四川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新改建贫困地区农村道路5.7万公里,完成农村通硬化路3.2万公里,一大批贫困县通了高速公路。加快实施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累计改造7568个贫困村的配电网、实现76.5万贫困人口生活用电达标。调查显示,2018年四川贫困地区通电的自然村达到100%,比2014年提高2.7个百分点;通有线电视信号的自然村比重达到 100%,比2014年提高36.7个百分点。至此,四川贫困地区已实现通电、通电话、电视信号100%全覆盖。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为93.3%,比2014年提高71.9个百分点。而所在自然村进村主干道路硬化的农户比重为97.7%,比2014年提高40.6个百分点;所在自然村能便利乘坐公共汽车的农户比重为61.8%,比2014年提高3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