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将推动优质稻产业全面持续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省优质稻面积达到80%以上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文/图
“这些水稻新品种的理化指标已经达到优质米标准,但还需品鉴其食味品质,从而甄选出好吃的优质品种。”8 月 15 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副所长李仕贵在品鉴了几个新品水稻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当天,全省优质稻产业发展暨“稻香杯”优质品种观摩会在眉山市东坡区举行,我省新选育的数十个水稻新品种在会上集体亮相。记者获悉,我省将持续推动优质稻产业全面持续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省优质稻面积达到 80%以上,不断擦亮“川米”招牌。
与会者现场品鉴水稻新品
开展“稻香杯”评选重塑“川米”形象
水稻是我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000万亩左右,总产1500万吨左右,面积和总产约占全省粮食的30%和45%。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的口粮消费能够基本实现自给,但仍常年需从省外调入50亿斤高端大米进行品种调剂。因此,在全省大规模推广种植优质稻谷势在必行。
2017年,我省恢复中断了十几年的稻香杯评选。为积极筹备第六届“稻香杯”优质米评选活动,我省今年公开征集优质稻品种,并安排在眉山市东坡区、德阳市广汉市、绵阳市江油市三个试验点进行集中种植,“年底,我们将召开‘稻香杯’优质米评选会,组织专家进行食味品鉴,再推荐一批口感好、米质佳的优质品种。”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另外,今年我省进一步加大了优质稻示范推广力度,在16个市20个县开展“稻香杯”优质品种集中展示,并结合部、省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水稻项目在40个水稻重点县全面推广“稻香杯”优质品种。我省二级以上优质稻推广面积突破 950 万亩,其中以川优6203、宜香4245、德优4727等为代表的“稻香杯”优质品种面积超过500万亩。
力争2022年全省优质稻面积达80%以上
虽然工作成效不错,但我省优质稻在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市场竞争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该负责人表示,我省将继续加快构建优质川米产业体系。通过“优品种”,加快选育突破性水稻新品种3-5个,尽快解决高档优质稻品种匮乏的问题;通过“育主体”,壮大以优质稻发展为重点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500家,力争到2022年,全省优质稻规模化生产达到500万亩;通过“建园区”,到2022年,全省将建成省级粮食产业园区35个,年产值 35 亿元以上;通过“搞加工”,加快扶持和培育年订单面积10万亩以上,年加工能力5万吨以上,带动农户2.5万户的大中型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0家。
“我们要力争到2022年,全省优质稻面积达到80%以上,其中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面积1200万亩,‘稻香杯’优质稻面积达到1000万亩,发展优质稻订单生产基地800万亩,实现优质品种到优质稻到优质米的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