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
盛夏竹乡,酷暑难耐。日前,在大竹县川主乡5000亩金槐种植基地里,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村民们头顶烈日,双手利索地采摘成熟饱满的金槐米,一袋袋金槐米被装车运走……忙碌的身影与金黄的槐米交相辉映,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的幸福图景。
据了解,金槐因其金黄的花朵和籽粒而得名,其花蕾经过加工后形似米粒,俗称“槐米”。川主乡凭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盛产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的优质槐米,芦丁含量高,备受收购商青睐,产品远销国内10多个省市,常年供不应求。今年该乡金槐长势喜人,产量较去年提升了30%,亩产可达150多公斤。按当前市场价,每公斤售价约为60元。金槐主要作为原料销往上海、广西等地。
近年来,川主乡党委、政府把金槐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累计投入1100余万元用于金槐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并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和就地务工的方式,大力发展金槐产业。此外,该乡还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的深度合作,通过举办培训班,不断提高金槐种植技术,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成功推出了金槐酒、金槐茶、金槐蜜等系列产品,采取线上线下多渠道拓宽销售市场。目前,全乡金槐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农户年均增收45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