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文/图
又是一个晴天,太阳火辣。7月30日,在遂宁市射洪市的玉米新品种展示田块,遂宁市农业农村局举行了2025年玉米新品种展示评价暨现场观摩会。来自全国47家种业企业的80个玉米新品种在此均迎来了成熟期,但长势较往年有明显不同。顶着滚滚热浪,近200位种业企业代表和种植大户受邀前来观摩。
“今年玉米受前期低温,后期持续高温影响,株高和穗位都降了很多,特别是抗旱性较差的品种尤为明显,结实率也受到一定影响,但严苛的气候条件客观上形成了品种筛选的自然淘汰过程。”射洪市种子协会会长张然透露。
专家田间评价
走进位于射洪市青岗镇文化村的玉米品种展示田块,记者看到,不同玉米品种株高明显不同,部分玉米果穗出现秃尖现象,但整体长势都比较正常。
近年来,高温干旱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因之一。对此,射洪市种植大户谢维良深有体会。他在相隔不远的香山镇种植了1000亩玉米和水稻,目前玉米正处于抽穗扬花期。“目前看都还正常,我这两年种的是耐旱品种。”谢维良说,在观摩会现场,他更关注耐旱、抗病性更强的品种。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新品种展示评价及现场观摩活动,已成为遂宁推广优良品种、促进良种突破带动单产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遂宁市农业农村局种子站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当地每年都要征集国内市场的主流品种与四川省主导品种同田种植,然后从中筛选出更适合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
饱满的玉米果穗
7月29日,遂宁市农业农村局邀请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以及市、县有关专家,对80个新品种进行了田间综合评价,最终“成单716”“华奥336”“同玉609”“辽禾308”“内玉9018”“仲玉3号”“群玉210”“川单99”“蜀玉919”“佳益201”十个品种脱颖而出。
“选出的品种都是具有耐密、高产、抗逆和宜机收等特征,代表了未来5至10年的发展方向。”参与现场评价的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杨俊品认为,在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下,依然具有高产表现,这就对品种耐旱等抗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追求稀植大穗型品种,但未来的玉米品种要回答“谁来种地”“地在哪里种”“怎么种得好”的问题,机械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之一。他说:“品种宜机化就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