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姚 詹磊 记者 李全民)时下,正是水稻孕穗期,也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节。连日来,四川省苍溪县元坝镇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科学技术和管护经验;种植户也用上了北斗导航无人机,科技助力病虫害防治工作,护航水稻保质稳产增收。
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作业
拌药、装机、升空、雾化……在元坝镇元宝村,苍溪县金飞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小波在镇农技人员的指导后,完成最后一桶药剂的调配,他轻点遥控,植保无人机划出一道优美弧线,细密的药雾均匀洒向绿油油的稻海,为田间水稻披上一层“防护衣”。
“我们合作社栽种水稻面积400多亩,亩产约1200斤,同时合作社还为周边500多亩水稻的种植户提供无人机飞防作业社会化服务,急需水稻病虫害防治知识和相关技术指导。”苍溪县金飞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小波介绍。
金飞阳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水稻
防虫治害,科技来助力。今年6月,赵小波购买了北斗导航无人机,在无人机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深度融合下,通过高精度定位,无人机可依据预设程序自主飞行,对水稻病虫害区域实施精准“靶向治疗”,田间管理既省时又高效。
“传统人工喷药一天最多只能完成四五亩的水稻管护,而搭载了智能导航系统的无人机,一天就能作业100多亩。同时,还能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程度,精准控制农药用量,让药液雾化利用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赵小波细数无人机的好处。
为了帮助种植户掌握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元坝镇还多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确保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科学、高效、精准。
配制药剂
“孕穗期这几天,是产量形成‘黄金期’,也是病虫暴发‘危险期’。我们通过稻瘟灵+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磷酸二氢钾四药协同,一套‘组合拳’就像给水稻穿上‘防弹衣’,既防病虫又增产量。”元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员母智平说。
镇里农技员隔三岔五就来“把脉问诊”,从最佳防控技术到药剂配比,讲得明明白白。有了技术支撑,像赵小波这样的种植户心里就踏实多了。
近年来,元坝镇全面推广“水肥调控、病虫害监测、无人机精准飞防”等新机械、新技术,全镇种植水稻15,340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以上,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下一步,元坝镇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加强农技人员培训,提升种植户的科学种植水平,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苍溪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