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乐坤)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在京组织召开“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总结汇报会”。会议指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已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风险评估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听取了“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与ARC生物耦合技术阻控效应评估”等5个风险评估项目的进展总结汇报,第二阶段对“鸽子等特色禽产品中典型抗菌药物休药期风险评估”等17个2024年完成的风险评估项目进行评价验收。与会专家对各个评估项目进行了质询,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针对下一步工作,会议指出,一是选题要锚定核心关切,聚焦政府决策关注、群众日常消费、媒体舆论聚焦的重点产品与突出问题,确保评估工作“靶心不偏”;二是研究要强化前瞻布局,既要精准对接当前科学监管需求,更要提前预判产业潜在风险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为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参考;三是成果要推动转化落地,通过形成系统性评估报告及时回应监管关切,将评估成果转化为具体方案以服务产业提质增效,同时通过科普宣传帮助消费者树立科学认知,服务于消费引导。
来自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渔业渔政局、质量安全监管司、农药检定所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相关人员、咨询专家,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机构的技术专家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