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任紫鑫
近日,有网友反映,绵阳市平武县江油关镇互助村“树枝状”的怪虫泛滥,过去这种虫只在树林里,但是今年庄稼地、住房周围到处都是,希望相关部门核实是否为虫害。
林中的竹节虫
网友担心
怪虫不易被发现是否有毒?
记者联系了网友刘先生。他告诉记者,他家住江油关镇互助村,今年当地“树枝状”怪虫泛滥。“其实往年也有,只是出现在树林,今年这些虫已出现在房前屋后。”
根据刘先生提供的视频和照片可以看出,这种虫身体躯干细长,形似草丛里的小树枝,全身呈褐色或绿色,在林间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被发现。
这类虫属于什么物种、为何会泛滥?是否有毒、能否进行集中治理?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官方回应
昆虫为竹节虫对人体无害
随后,记者联系到平武县林草局副局长周文秋。他介绍,近期市、县两级林业部门已分别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赴江油关镇互助村杜家湾核实情况。经现场走访调查,该地确实发生竹节虫(杆 )危害。危害状主要集中在约海拔1070米的山顶,虫口密度较大的面积约400亩。
据介绍,竹节虫为无脊椎动物,因身体似树木的细枝而得名,因与其栖息环境相似,不易被天敌发现,还被称为昆虫界的“伪装大师”。
竹节虫体长而大,为中型或大型昆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主要以叶片为食,对人体无害。竹节虫喜爱温暖、植被茂密等场所,在平武比较常见。
竹节虫细分种类很多。2021年,丽叶 、中华叶 等10种竹节虫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此外,也有部分竹节虫被认定为农林害虫,而在平武发现的竹节虫非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但虫口密度较大时可构成虫灾。
如何防治
药物防治是下策拟制定县级防控方案
竹节虫如何防治?周文秋说,这要对危害情况进行评估,药物防治是下策。竹节虫的季节性很明显,成虫的寿命很短,只有3至6个月。按照以往经验,竹节虫在平武的发生期常为当年5—8月,当评估危害程度达不到药物防治的情况下,一般是自然消亡。
周文秋提到,今年6月下旬,平武县响岩镇大水村发现了300亩左右的竹节虫集中区,经过专家研判,需进行药物防治介入,县林草局便组织调拨了8台机动喷雾器和两架农用无人机进行防治。
由于竹节虫可以作为家禽的食源,但林下养鸡等生物防治手段还处于探索阶段。此外,技术人员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死亡虫体,推测目前该虫害已过高发期,但存在来年虫口基数仍偏高的可能性。周文秋表示,平武县林草局已对乡、村两级相关人员进行了重点培训,在村民房前屋后可控范围,规范指导施用药物防治。目前已将情况上报,在上级技术专家指导下制定县级防控方案,控制竹节虫种群数量,减少对群众的干扰。同时,将加大力度对常见虫害进行科普,加大森林业保险宣传,提升村民及相关林权所有人的林业虫害防治意识和能力,用好国家森林业保险相关政策保障林业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