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绿宝石遇冷 昔日“明星”为何淡出果园?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7-14

遇冷
  十多年间,“绿宝石”在四川的种植面积从高达10万亩减到不足1万亩

原因
  种植难度较大,平均亩产低,卖相不好

建议
  有稳定客户的种植户不妨保留一部分;其他种植户可逐年更换新品种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曾经以风味独到、在种植户中风靡一时的早熟梨“绿宝石”,近年在四川的种植每况愈下。近日,在四川举行的早熟梨新品种品鉴会上,又有业界人士表露出想砍树的意愿。
  以甘甜多汁、细嫩化渣为主要特点的“绿宝石”为何落此境地?记者展开了调查。

image.png

张全军在讲解“绿宝石”种植技术。

一度受热捧

而今逐渐淡出
  “我们的‘绿宝石’在6月20 日(为了延长货架期,比实际上市期提前10天左右)就上市了,果园收购价为2.8 元/斤-5.5 元/斤。”7月7日,正在组织工人采果的成都天府新区籍田神勇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樊光神说,“我们已种了25年的‘绿宝石’,平均亩产有2000斤,亩产值达5600-11000元。但是,最近五六年来,种植面积已从高峰时期的800多亩减到了500亩。”
  苍溪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仲青山介绍:“2013年,我们引进了‘绿宝石’,到2016年,全县‘绿宝石’发展到2000多亩。但现在全县‘绿宝石’的种植面积不足2亩,主要是县梨研所作为种质资源保存。”
  “‘绿宝石’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梨品种。‘绿宝石’的审定名是‘中梨1号’。”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全军介绍,“2000年初,成都、德阳市罗江区、仁寿、华蓥等早熟梨主产区相继引进‘绿宝石’,到 2010 年,四川‘绿宝石’种植面积高达10万亩。然而近年来,在四川的种植面积已不足1万亩了。”

未命名-1.jpg

陈兴国展示刚刚采收的“绿宝石”。

品质中上乘

品种有短版
  “绿宝石”日益不受种植户待见,关键还是自身有不足。
  “‘绿宝石’虽然口感好,但是,产量低,种植难度也比较大。”成都森塘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兴国说。
  樊光神认为:“‘绿宝石’一是外观不好,相当一部分果子的‘屁股’有花瓣(专业的叫法为花萼宿存,即有残存的凸起的花萼),卖相不好;二是一旦湿度过大,果面会产生果锈;三是容易冰口;四是在每年5月中旬,果子长到3-4两,果柄难以承受其重会从中间断裂,果子掉落一地让人心痛!”
  “在大旱后遭遇暴雨,容易裂果。而且,‘绿宝石’生长势强,需要经过拉枝才能形成花芽,以顶花芽结果为主,结果部位少,造成‘绿宝石’平均亩 产 比 其 他 梨 品 种 少 了300-500公斤。”张全军说。
  “‘绿宝石’品质中上乘,是一个比较中庸的品种,种植户种它基本不会犯错。”四川天府新区籍田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郭绍彦认为,“不过,它与现在推行的新品种尚有一定差距。”

换种有讲究

亦可适度“恋战”
  尽管“绿宝石”有短板,但业界人士认为,在当年新品种匮乏的年代,“绿宝石”确实是“时代的佼佼者”。
  7月7日,陈兴国组织工人,在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的果园采摘今年第一批上市的“绿宝石”。他说:“我们已采摘了1.3万斤口感最好的‘绿宝石’,批发价达到了4.8元/斤。多年来,川内好多大型商超都是我们稳定的客户,所以,我们的‘绿宝石’一直保持在830亩。”
  目前,樊光神的合作社规模种植早熟梨新品种“苏翠1号”“翠玉”近100亩,单产、单价都大大超越了“绿宝石”。樊光神说:“要逐步把‘绿宝石’淘汰掉。”在四川产梨大县苍溪县,其早熟梨以“翠冠”“苏翠1号”等为主打品种,商品性均优于“绿宝石”。
  “其实,在四川引进‘绿宝石’的同时还引进了早熟梨新品种‘翠冠’,最近五六年又引进了‘翠玉’‘苏翠’。”张全军介绍,这三者比“绿宝石”还要提早上市10天以上,种植户为追求“越早越卖钱”,更喜欢新品种。尽管这三者的风味不如“绿宝石”,但是平均亩产高达3000斤,因而也导致种植户“喜新厌旧”。
  张全军分析认为,四川的“绿宝石”将逐步被新品种所取代。但是,管理水平跟得上,同时又有稳定客户的种植户不妨保留一部分“绿宝石”;其余“绿宝石”种植户在确保经济效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逐年更换新品种。张全军表示:“种植户可选择‘翠玉’‘苏翠’等已经比较成熟的新品种。”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