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君
针对近期水稻生长特点和防汛抗旱等情况,如何开展科学的田间保苗管理工作?7月9日,记者连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于文娟。于文娟表示:“目前我省水稻进入分蘖盛期,这阶段应重点注意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的预防及防治。”
就一些水稻田间管理要点,她给出了具体技术指导和提醒。
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在指导田管。 于文娟 供图
针对田间管理,一是在水肥管理上,要做好水分控制工作,保持浅水层(3-5厘米),促进分蘖;在分蘖后期(达到目标穗数80%时)及时晒田控蘖,避免无效分蘖消耗养分;二是在追肥原则上,若基肥不足,每亩追施尿素 5-8公斤+钾肥3-5公斤,分蘖盛期后避免过量氮肥,防止贪青晚熟。同时,对于分蘖期水稻,连日阴雨后要抓住晴好天气,排水,补打除草剂,然后堵缺口保浅水。已经拔节封行水稻,也应及时排水,利用无人机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作为穗肥。
针对病害及防治,要重点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叶瘟)、白叶枯病(细菌性病害)。发现基部叶鞘出现云纹状病斑,严重时茎秆腐烂,这是纹枯病症状,要及时晒田降低湿度,并用相关药物进行防治;叶片出现梭形褐斑,中央灰白,这是稻瘟病症状,稻瘟病防控要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周围稻田要及时喷药,药剂使用稻瘟灵加三环唑,亩用量均用最高推荐药量;叶缘黄白色波纹状病斑,有菌脓,这是白叶枯病症状,要减少田间伤口,暴雨后及时排水,并用相关药物进行防治。
在虫害防治上,现阶段主要要针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进行防控。稻飞虱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随西南气流迁入四川,暴雨后3-5天为监测关键期。种植户可以在当地科技服务人员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7月易出现暴雨、高温的不利天气,对此,于文娟特别提醒:暴雨后要排水防涝,24小时内要排干积水,避免淹没分蘖节(水深≤5厘米),防止根系缺氧腐烂。若稻株倒伏,及时扶正并清洗叶片淤泥。排水后每亩追施尿素3-5 公斤+氯化钾2-3公斤,促进根系活力恢复。若遭遇持续≥35℃高温天气,宜深水调温,保持水层3-5厘米,避免高温烫伤分蘖芽;可日灌夜排,降低田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