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从城市药商到山村“羊倌”,肖国均凭借坚韧与智慧,在荒坡上点亮产业希望,带动乡亲共同富裕。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奋斗者的担当与使命,成为新农人引领乡村巨变的生动注脚。
(四川农村日报讯 黄冉)7月8日,看着320只健硕的种羊陆续进场,珙县新农人肖国均的笑容格外明亮。这笑容,映照着一个城市药商向山村“羊倌”的华丽转身,也映照着他为家乡荒坡点亮的产业希望。
肖国均出生于1974年,曾在成都与泸州医药行业打拼近三十载,一手创立拥有15家直营门店、年营收超500万元的连锁品牌,积累了资金与经验。然而,2019年,他满怀热情返乡投入养猪、养鸡与李子种植却遭遇“滑铁卢”,亏损百万元。
肖国均和他养殖的种羊
为了扭转局面,他将药店交予亲人打理,自己怀揣两百余万元,一头扎进泸州一家养羊场入股学习,潜心钻研五年。一次偶然回乡,听闻珙县巡场镇兴太村有一片水草丰茂却沉睡的偏僻山坡,那份被深埋的乡土情怀与产业梦想再度燃起。生态黑山羊养殖,成为他助力家乡产业升级的新支点。
创业之路从来布满荆棘。千亩土地流转到手,最大拦路虎却是水——山高无水,加之选址区域属煤炭采空区,钻井取水希望渺茫。肖国均前后邀请数十支勘察队踏遍山野,皇天不负苦心人,最终,深达400米的两口甘泉竟被一次性成功钻探而出,水源问题迎刃而解。
走进兴太村羊场,可见圈舍内铺设的漏粪板,巧妙预留下方空间,既保障了防潮通风与卫生防疫,更便于高效收集羊粪。这些曾经的废弃物经发酵华丽变身为有机肥料,不仅能滋养周边农作物,还以每吨600-700元的价格出售。
肖国均抚摸着从云南精心引进的种羊,算起经济账:“利用本地丰茂草场,一只羊饲养及人工成本不足500元,按当前行情净利润可达1300元左右。随着规模扩大,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目前,场内百余只母羊成功配种,年底首批近200只羊羔将诞生,明年存栏量即可突破千只。羊场一期工程已建成标准化圈舍2000平方米、3000立方米蓄水池1个、400米深水井2口及草料间200平方米。今年9月,二期4000平方米圈舍建设即将启动,朝着养殖5000只山羊的目标迈进,更将探索“公司+代养”模式,为周边农户敞开增收致富的大门。
肖国均在兴太村的青山沃野中书写的养羊创业故事,将成为珙县新农人引领乡村巨变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