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6月30日,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在成都市新都区共同举办早熟梨新品种品鉴会。此次品鉴会汇集了来自全省梨主产区栽种的19个早熟梨新品种。经业界人士盲评,最终9个品种成功胜出,并被确定为将在四川进一步推广的品种。
品鉴会现场
“四川的梨子是全国最早熟的,在每年6月20日左右就能上市,这比杭州提前了10天,比南京提前了20天。”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全军介绍,“原来,我们主要注重梨子的技术交流和培训。这次是我们建站以来的首次梨品鉴会,一是筛选出适合本地栽培的新品种;二是选出前9名的种植业主现身说法交流种植经验。这样的效果,会比之前单纯的技术交流和培训要好得多。”
为此,华蓥市、苍溪县、汉源县、仁寿县、德阳市罗江区等四川梨主产县(市、区),选送了19个早熟梨样品,每个样品不少于20个果参加品鉴会。每个样品只标注了代号,品种、产地等信息均隐去。来自各县(市、区)的代表通过“一看二闻三品”进行鉴果,并综合果实大小、果面光洁度、果肉质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12个指标进行盲评。最终,苍溪、德阳、绵阳以及省农科院选育的早熟梨新品种跻身前九。
此次苍溪县选送的“沪晶”和“苏翠1号”分别夺得第一名和第九名。“我们苍溪的老雪梨,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不能抢早上市。自2002年之后,我县的梨子改晚熟为早熟,现已形成‘早熟抢市场、中熟接链条、晚熟保品牌’的格局。”苍溪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仲青山发表获奖感言表示,“我们的经验是,要选育适合苍溪的早熟梨新品种,加强肥水管理以及病虫绿色防控。”
张全军表示,此次参加品鉴的19个早熟梨样品,均是各地表现不错的早熟梨新品种。而经过业界人士优中选优的9个早熟梨新品种,更是值得下一步在四川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