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元讯(通讯员 苏国均)近日,苍溪县 “劳务协作云联盟” 再传捷报,通过与浙江、广东等地300余家产业园区的深度协作,今年前六月已帮助1.2万名农民工实现跨省就业。这是苍溪县以全周期服务助推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生动实践,从岗位对接、创业扶持到权益保障,一套闭环服务体系让农民工群体获得感持续攀升。
搭平台拓渠道,就业增收有路径
“在县城总厂上班,每月能挣4000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家住苍溪县元坝镇的王大姐说起现在的工作满脸笑意。像她这样通过 “社区工厂”“零工驿站” 实现就近就业的农民工,全县已有5.2万人。苍溪县既抓跨省劳务输出,更重就近灵活就业。依托 “梨乡嫂”“川苍建工” 等劳务品牌,年均转移就业超15万人次;创新 “县城总厂 + 乡镇分厂” 模式,40余个就业载体遍地开花,让农民工在 “挣钱” 与 “顾家” 间找到平衡。
优政策强扶持,创业路上有底气
“从项目选定到资金到位,政府‘创业礼包’全程护航,我的农产品加工厂才能顺利投产。” 返乡创业的李大哥提到的 “创业礼包32条”,是苍溪县集成补贴、场地、税收等红利的政策组合拳。该县打造的 “创业资源集成舱” 入库项目超千个,“创业导师团” 提供 “政策包+技术包+资金包”三包服务,“创业贷 + 贴息险” 三年投放资金4.6亿元,孵化2168家市场主体,带动3万余人就业,让农民工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
强保障提地位,发展路上有尊严
“有‘梨乡和事佬’调解,欠薪问题三天就解决了。” 农民工张师傅的经历印证了苍溪维权服务的高效。该县构建 “调解 + 保险 + 司法” 维权体系,6个乡镇巡回法庭、500人 “村级头雁储备库” 等举措,既守护劳动权益,更提升社会地位。每年发展100余名农民工党员、选树 “返乡创业明星”,让农民工从 “打工者” 逐步成长为乡村发展的 “主力军”。
如今的苍溪,全周期服务如春雨般浸润农民工就业创业全程,正书写着更多 “就业有岗、创业有路、发展有靠” 的幸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