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蒲宜辉)一直以来,鹅溪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眼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重大风险隐患,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和扑救水平。
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
围绕两大目标,筑牢安全底线
鹅溪镇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底线思维,始终坚持把不发生森林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作为首要目标。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通过隐患排查、火源管控、宣传教育、队伍训练和物资准备等多方面措施,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一、不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建立“卫星遥感火点监测+无人机巡查+地面巡护”三维监测网络,将火情识别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推行“十户联防”机制,签订《防火责任书》覆盖率达100%,一直保持森林零火灾发生。
二、不发生人员伤亡。制定了《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办法》,配齐配强了应急物资,开展了防火演练,确保了参与火情处置人员实现安全撤离,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使用无人机夜间巡查
聚焦三个重点,织密防控网络
鹅溪镇始终坚持把源头管控作为森林防灭火工作重点,强化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管控,积极预防森林火灾。
一、强化重点人群管控。建立“痴聋傻哑呆”和“一老一小”特殊重点人群监管台账,与监护人签订《森林防灭火特殊人群监管承诺书》,落实监护人和村干部双包保责任,不定期对特殊人群进行动态监管,确保不发生因特殊人群而引发的森林火灾事故。截至目前,全镇共纳入监管“痴聋傻哑呆”人员38人,“一老一小”人员868人,均落实“一对一”监护并安排包保干部46人。
二、加强重点场所管理。一是加强林区生产作业单位管理。紧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定期对辖区内项目建设场地开展森林防灭火安全检查,并对施工作业人员开展森林防灭火安全知识宣讲,坚决杜绝发生因施工作业而引发森林火灾事故。二是强化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管理。严格金顶寺森林防灭火卡点管理,每天安排两名人员值守,落实进出山登记制度;不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森林防火安全检查,防止文物引发森林火灾事故。
三、加大重点环节管治。一是加强林区输配电线路安全隐患排查。组织村社干部、网格员不定期开展林区“树线”“线线”安全隐患排查,及时联系岐伯供电站开展输配电线路安全隐患整治。今年以来,全镇共整治输配电线路安全隐患11处。二是全力做好林下林缘可燃物清理。组织群众及时对林下林缘枯枝树叶、农作物秸秆等可燃物进行清理。截至目前,共清理林下林缘可燃物1.5吨。三是加强林区动火作业管理。严格执行林区动火作业审批制度,落实村(社区)安全监管职责,防止发生因动火作业引发森林火灾事故。截至目前,共上报备案林区动火作业1起。四是加强秸秆禁烧巡护。结合秸秆限烧、禁烧政策,实行“白+黑”“5+2”轮流巡查工作机制,组织镇村干部开展秸秆禁烧巡查和秸秆限烧、禁烧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不野外焚烧秸秆。
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培训
提升四项能力,强化处置效能
鹅溪镇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方针,将能力提升作为预防森林火灾、科学处置森林火灾的必要保障,采取多种举措,着力提升护林队伍巡护、边际协同共治、应急队伍实战、应急物资保障等四项能力。
一、提升护林队伍巡护能力。一是充实巡山护林基层力量。制作了森林防灭火巡护二维码,村干部、网格员、社长通过扫码实时定位、现场打卡拍照等方式实行巡山护林,切实解决了村(社区)巡护力量薄弱和“假巡山、巡假山”问题。二是增加巡山护林科技力量。在做好人力巡护的同时,增加技防力量,投入微型无人机5台,对林区进行不定时航飞巡查,发现火患及时联系处置;启用卫星热点看火系统,不定时对卫星遥感热点进行监测,对于发现的火点及时联系村社干部现场核实、处置。三是建立带装巡护机制。镇村干部利用小型消防摩托车、携带灭火器等设备开展带装巡护,便于第一时间开展防火应急处突。
二、提升边际协同共治能力。分别与岐伯镇和三台县龙树镇、忠孝乡,梓潼县仁和镇、玛瑙镇、宝石乡等六个乡镇建立安全生产边际联防联控联合党组织7个,涉及7个乡镇14个村(社区),并与其签订了《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协议》,落实了各方责任,构建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边际协同工作体系;不定期与周边乡镇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森林防灭火形势;及时向周边乡镇通报临界区域火点巡查情况,配合做好火患处置。
三、提升应急队伍实战能力。一是组织专题培训。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业务知识培训两次,教会村(社区)干部、义务扑救火队员扑救火知识。二是开展防火演练。组织开展集中演练1次、分层级演练9次,让扑救火队员掌握扑救火技能。三是强化实战练兵。组织15名扑救火队员携带扑救火装备赴其他乡镇开展山林余火处置工作,通过现场实操,进一步提升扑救火队员实战能力。
四、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一是做好应急物资储备。花费4.5万元为村(社区)配备森林防灭火应急物资1096件(套);与商超签订应急物资保供协议13份,储备应急物资247件(套);整合当地资源和社会力量,将3辆洒水车、6辆吸粪车、15辆三轮车、4个储水罐、13个消防栓、12架轻型无人机纳入应急物资储备,便于急时调用。二是绘制应急一张图。统筹辖区内应急力量、抢险物资、备用水源等资源,划定森林防灭火责任区域,绘制森林防灭火应急一张图,建立森林扑救火15分钟快反机制。
张贴森林防灭火宣传标语
落实五化措施,构建长效机制
鹅溪镇始终立足森林防灭火工作形势,建立森林防灭火长效机制,做深做实宣传教育、人员培训、林区巡护、实战演练、精准防控等工作。
一、宣教经常化。一是紧盯关键时期。制作森林防灭火宣传语音3条和宣传视频7期,分别在镇村广播、微信群进行广泛宣传。新建户外大型广告展位2处,张贴大型墙面标语45幅,制作铁皮标语180幅,书写岩标90处。利用逢集日、森林防灭火宣传月、“3.30”森林防灭火警示日,开展森林防灭火安全知识宣传3次,制作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在上坟祭祀关键期,落实村、社干部及网格员开展进山入林防火知识宣传,并通过召开坝坝会、座谈会、广播会等形式,教育引导群众不点无人看管炮、不烧无人看管纸、不燃无人看管烛。二是创新森林防火宣传形式。结合开学季,在中、小学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进校园活动,制作发放《中小学生森林防灭火宣传手册》500余份,向师生和学生家长普及森林防灭火知识。落实书记讲森林防灭火广播制度,开展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轮流讲广播活动。三是开展警示教育。组织观看森林防灭火警示教育片1次,发布森林防火警示教育典型案例推文3期。
二、培训体系化。分层逐级对村(社区)干部、义务扑救火队员、村(居)民代表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培训,教会参训人员如何判断森林火灾类型、鉴别森林火灾高危环境、科学安全处置森林火灾、紧急状况下采取自救措施及森林火灾灭火设备使用等方面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森林防火意识。
三、巡护常态化。常态化采取人力和无人机、卫星遥感热点监控等多种巡护措施,确保巡护无死角、无盲区。
四、演练实战化。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设置突发风向改变、队员受伤等实战场景,进一步提升义务扑救火队应急处突实战能力。
五、防控精准化。绘制森林火险“一张图”,划分重点区域和防火救援区域,差异化配置防控力量,建立快反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