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涵
6月25日,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采访团走进广元市利州区月坝旅游度假区罗家老街火烧馍一条街。记者遇到了一位来自河北的游客穆强,刚买完三个不同口味火烧馍的他赞不绝口:“又香又便宜,这口感别处可吃不到!”
循着扑鼻而来的麦香,记者走进这条充满烟火气的老街,只见59岁的袁成莲正麻利地翻动着烤炉里的火烧馍。她边忙边说,“淡季一天营业额有4000元左右,旺季更是超6000元,一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日子充实又有盼头!”这份稳定收入,不仅改善了她的生活,更让月坝村像她这样的村民找到了增收新路。
火烧馍。广元市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月坝村传承百年的文化符号,火烧馍最初是当地人远行的便携干粮。如今,改良后的火烧馍采用果木炭灰烤制,外酥里糯,保质期长,成为游客必买的伴手礼。
沿着老街望去,10余个统一规划的摊位整齐排列,平均年龄60多岁的妇女们正在分工协作。据广元市金牌知客(知客,是川北农村红白喜事的主持人、帮主家招待宾客的人,一般由当地知书识礼、能说会道、有较高威望的乡贤人士担任)贺长青介绍,这条街自2022年5月建成以来,年销售额已突破500万元。“单个不带馅儿的火烧馍卖12元。”贺长青说,“活动期间单日能卖出 1000 多个,销售额超万元。”从揉面、发酵到用果木炭烘烤,一个金黄酥脆的火烧馍只需 10 分钟即可出炉。目前,已开发出甜味、椒盐、花生等多种口味。
据贺长青介绍,制作火烧馍的妇女们都经过了政府的专业培训才上岗。“从原料采购到烤制火候,我们都执行统一标准,连面粉都是村里统一团购,确保品质稳定。”据悉,当地政府不仅组织技能培训,还创新建立了保障模式,为火烧馍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保驾护航,推动这项传统手艺走上标准化之路。
谈及未来规划,贺长青告诉记者:“我们计划推出游客体验项目,让大家亲手参与打馍过程,自己动手制作。未来,我们要以火烧馍为纽带,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带动更多产品走出广元,甚至走向全国。同时,我们还将继续提升农村建设水平,打造更具特色的乡村风貌,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深刻感受到月坝村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