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科技 “织” 就蚕桑产业蝶变 古蔺皇华单张蚕种产量从30公斤升至50公斤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5-06-25

6月24日,走进古蔺县皇华镇石祥村的蚕桑种养园区,一片片桑田碧浪翻滚,现代化养蚕车间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操作自动化设备,一幅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未命名-1.jpg

皇华镇蚕桑产业历史悠久,但传统养殖模式长期制约着产业发展。石祥村蚕桑种养基地蚕农陈益章回忆:“我从事养蚕快50年了,过去单张蚕茧产量只有30公斤左右,技术落后,收入有限。”如今,在政策扶持和科技赋能下,皇华镇蚕桑产业迎来“蝶变”。

未命名-1.jpg

在标准化蚕房内,全自动喂桑机、恒温恒湿控制系统、专利化层叠蚕台等现代化设备高效运转。“通过规模化养殖和技术升级,现在单张蚕种产量已从30公斤提升至50公斤。”基地负责人王世政介绍,去年引进广西河池的先进设备,并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指导,蚕茧品质和产量实现“双提升”。目前,该基地正谋划延伸产业链,推动抽丝、织绸一体化发展。

未命名-1.jpg

“每月能挣三四千元,还包吃包住。”蚕农陈益章笑着说。目前,皇华镇已带动金星村、利河村等5个村发展桑园3500余亩,实现“年轻人留乡、老年人增收”的共赢局面。

目前,皇华镇现有桑园面积3500亩,计划全年养蚕300张左右,蚕茧产量达15吨,蚕茧产值有望突破120万元。从单张蚕种产量也实现了大步跃升,从零星散养到千亩产业矩阵的规模跨越,从传统散养到规模化、科技化养殖,皇华镇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供图/供稿:古蔺县委宣传部 杨义基 王晓蕾)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