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莉 邹万明
6月18日,2025年四川浅丘地区果园蔬菜复合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会在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举行。省农科院专家团队、蒲江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马尔康白湾乡及蒲江县两河村种植户代表进行了现场观摩。该项目是以果蔬复合种植为核心,通过四川省农业特色植物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加工型辣椒新品种“川植椒2号”“川植椒3号”,并结合集成高效种植技术,探索果园与蔬菜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实现了一地双收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
专家与种植户现场观摩“川植椒2号”。 唐宵铧 摄
据介绍,此次观摩的是在柑橘林中套作辣椒。“川植椒2号”属于线椒型,果长可达28厘米,单果重30克以上。颜色鲜艳,色价是普通菜椒的2倍,适合制作豆瓣酱,已经连续2年被选为郫县豆瓣推荐品种,亩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而“川植椒3号”果长可达34厘米,单果重达40克以上,是去年新审定的新品种,维生素含量高,耐旱性和抗热性都比较突出。
“浅丘地区是四川重要的农业产区,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农业科研的重要课题。”四川省农业特色植物研究院院长孙婷介绍,四川浅丘地区果园土地季节性闲置、种植结构单一,困扰农户已久。该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蒲江县两河村开展果园蔬菜复合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从品种创新、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形成“科研+示范+推广”的闭环,并联合加工企业推动产业融合,助力果农增收与提升抗风险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这次种的辣椒抗病性相当强,平时基本上没管它。”日常管理本次示范项目的种植户张雪蓉说,她此前种的草莓效益不佳,今年参与辣椒套种后,1亩地已经收获了两批辣椒,增收了2000多元。
“这次把我们的种植户带来现场来学习新技术新理论,从选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学习。”马尔康白湾乡副乡长荣欣发介绍,当地地块以山地为主,更需要发展复合种植,将把此次学习的成功经验带回当地,助力当地特色农业发展。
“ 希望未来利用这次示范成果和技术模式,为四川其他地区提供可持续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果园蔬菜复合种植方案。”孙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