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在刚刚结束的油菜收获季,四川省作物学会组织专家组在长宁县、平昌县、射洪市、中江县、三台县、成都市新都区等9个县(市、区),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川油81”“川油83”等“川油”系列油菜品种进行大面积实收测产,获得平均亩产252.98公斤、较去年增产6.38公斤的佳绩。
这一佳绩从何而来?6月5日,经记者访问了解到,这与新品种、新技术的联袂发力以及天公作美有着极大关系。
“今年,我们主要在德阳、绵阳进行了高产新品种的大面积示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郑本川博士介绍,“邛崃今年还首次引进我们的抗根肿病新品种‘川油101’进行示范,一位种植大户的亩产达到了217.8 公斤,较往年提高了110多公斤。”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专家团队在各地示范新品种的同时,积极配套了抗逆丰产、机械化分段收获、农机农艺相融合等主推技术,而各个产油大县也在“百县千片”的高产竞赛中持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使得增产效果更加突显。在四川省作物学会组织的“川油”系列油菜品种的测产中,各产油大县进行大面积实收的交叉测产,取得了平均亩产252.98公斤的好成绩。
据郑本川介绍,今年该团队还针对秦巴山区油菜品种落后、技术不到位的短板,在平昌县示范推广“川油81”“川油83”“川油101”,测产平均亩产达217.79公斤,比以往有较大幅度提高。
郑本川说:“今年天公作美,从油菜青荚期至成熟期,温度比较平和、波动不大,也有利于油菜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