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品质
每批次鳗鱼在出塘、吊水(去腥味和杂质)、加工、上市环节都必须经过4轮以上“体检”
销售路径
宜宾养殖、大邑加工,之前每年九成销往日韩、欧美市场,近两年“游”回国内餐桌
“回游”目标
每批次鳗鱼在出塘、吊水(去腥味和杂质)、加工、上市环节都必须经过4轮以上“体检”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文/图
6月5日凌晨,四川唯一一家鳗鱼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企业——成都市大邑县海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公司”)的加工车间灯火通明。流水线上,工人正将一条条蒲烧鳗鱼真空塑封,打包成印有“川鳗王”标志的礼盒。随后这些鳗鱼将被运往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记者了解到,借助电商平台,近期的川鳗单日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四川鳗鱼正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朝着品牌化道路迈进。
直播间带货中
鳗鱼素有“水中软黄金”之称。过去,四川鳗鱼产业深耕海外市场,形成“宜宾养殖、大邑加工、海外销售”的格局,每年川鳗有九成销往日韩、欧美市场。然而,近两年的电商之路,让这条鱼“游”回了国内餐桌。
“微波加热3分钟,在家吃日料店同款!”在“川鳗王”直播间,主播一边演示蒲烧鳗鱼吃法,一边向观众进行科普:“川鳗居住‘江景房’,喝的是长江上游优质水源……”
技术人员对鳗鱼进行检测。
海光公司电商负责人沈沛健介绍,为开辟国内市场,除了传统的线下渠道外,近年来,“川鳗王”通过多个平台销售产品,并同步开辟京东、天猫等电商市场。“总体而言,近年来电商销量呈现增长态势,实现了从零起步到每月100万元销售额,未来的目标是每月在电商板块达到300万元销售额,让更多消费者吃上四川鳗鱼。”沈沛健说,从去年10月,董宇辉团队也与海光公司进行了对接。据了解,董宇辉团队选品条件严格,在对海光公司养殖、加工、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后才确定带货,取得了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100万元的好成绩。
川鳗主要卖到了哪些地方?据介绍,川鳗电商订单主要来自北上广深市场且回购率较高。而川鳗崛起的背后,离不开四川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在宜宾市江安县养殖基地,长江上游的优质水源源源不断注入鳗池,品牌建设、工厂化养殖车间为鳗鱼生长保驾护航。“这里长出的鳗鱼鲜美软糯,从苗种入池到成鱼上市,我们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养殖基地负责人魏森表示。
刚宰杀的鳗鱼
为确保产品品质,每批次鳗鱼在出塘、吊水(去腥味和杂质)、加工、上市环节都必须经过4轮以上的“体检”。海光公司技术人员表示,“确保鳗鱼健康,为消费者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