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孙文韬 文/图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年以来,乐至县以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陵示范区为引领,锚定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县目标,狠抓“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系统谋划“七早”策略把脉问诊,全方位、多层次布局春耕生产,奠定全年粮食稳产丰收根基,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乐至力量。
童家镇白布村,高标准农田建设。
目标任务“早”下达。乐至县组织召开春耕生产专题会议,将202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5.2万亩、产量42万吨目标任务及时分解到乡镇(街道办)、到村组(社区)。全县上下紧盯目标任务,提早谋划大小春作物17个千亩高产示范片、10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片区域布局,提早酝酿“粮王”培育对象,提早做好优质品种规划、水源储备、机电提灌维修等准备工作,全力保障春耕春播顺利推进,力争全年粮食单产提升4公斤以上。
农田建设“早”启动。坚决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大举措,提早规划设计2025年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采取土块“小改大”、道路“弯改直”、土壤“薄改厚”、地形“坡改梯”等措施统筹推进农田提质改造。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58.38万亩,并总结推广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利用与运营的经验做法,在全县形成齐抓共管高标准农田的治理格局。
农业机收减损技术集中培训
惠农政策“早”宣传。及时出台支持粮食生产十一条措施,通过现场活动、政务新媒体、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多种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全力推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确保农户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对相关政策早知晓、早受益,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线下集中宣传活动110余场、入户走访宣传900余次,线上信息推送实现村组(社区)全覆盖。
农用物资“早”储备。全面摸排春耕备耕物资储备情况,准确掌握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需求缺口,提前对接经销商和农资企业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货源保障工作。目前全县已储备种子1300余吨、化肥1.1万余吨、农药80余吨、农膜100余吨,实现农资需求全覆盖,并同步协调相关行业部门开展送货上门行动,用心用情为农民群众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佛星镇高标准农田建设
市场监管“早”到位。及时组织县农业执法、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坚持以“零容忍”的决心开展市场清理整顿。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联合巡查农资门店60余家,开展种子品种委托检验237个、监督抽样31个,审核农药品种标签215个,查验肥料品种登记、备案证87个,对农资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持续保持高压震慑态势,切实保障春耕关键时期农资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技术服务“早”到田。组织召开全县大春生产技术培训会,在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及时组织县、乡农技人员,分片分区域深入田间地头巡回开展“走乡村、进田间、入农户”服务行动,加强当前主要作物种植风险防范及田间管理栽培技术指导,引导农户科学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提高种植效益。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20余场,涉及农户1.1万余人次;下乡指导100余次,覆盖农户3500余人次。
无人机“飞防”护航 小麦丰产
灾害防控“早”落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提早加强田间病虫害监测预警。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等易发病害综合防治,坚持绿色防控、科学用药,最大限度降低农户损失,确保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强化低温、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提早分作物、分灾种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方案,及时组织农技人员分批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全县春耕生产工作平稳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