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崇州市:“一粒种”到“一桌餐”“金色粮仓”解锁丰收密码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6-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永生/文 唐海龙/图
  从成温邛高速转入天府粮仓大道,两侧麦浪层层叠叠,微风吹拂,麦浪翻涌。一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海洋里往来穿梭,吞吐之间,麦穗被快速收割、脱粒,秸秆有序粉碎还田,完成小麦收割的田块也开始注水,为秧苗下田做准备……
  眼下的崇州大地,处处是丰收的金黄与耕作的忙碌。作为成都片区“天府粮仓”核心承载地,崇州正以成都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擎,通过“天府好田、天府好粮、天府乡游、天府乡居”四大板块协同发力,以科技为笔、田园为纸,勾勒出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未命名-1.jpg

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麦浪翻涌

千亩“种子擂台”

老把式与院士间的“丰收约定”
  “你看这麦穗,颗颗饱满得像要炸开!”5月12日,种粮大户杨福明蹲在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口的麦田里,草帽檐下的脸庞笑意盈盈。他承包的1000亩农田,如今已是院士们的“育种实验室”—— 依托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每年超1000种水稻、小麦、油菜种子在此“打擂”,优中选优的良种从这里走向全川乃至全国田野。
  “我从2012年起,就在这里种田,那个时候哪想象得到这里会变成全省最大的‘田间种子超市’!”这位种田老把式随手捻起一株麦穗,“现在每年有十多位院士来地里‘会诊’,已累计筛选出65个优质粮油新品种和25项新技术在全川推广,今年推广种植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蜀麦1963’,亩产达584.3公斤,并认定该品种为四川‘吨粮田’的重要主推品种。”
  “麦粒饱满度、蛋白质含量、预估产量,每个数据都是丰收的‘晴雨表’。”在10万亩粮油示范基地,崇州市粮油部门抽检员陈立夏正和同事们在麦田里弯着腰挑选麦穗。刚采集下来,还带着阳光温度的一株株麦穗样本,也被精心地打包成袋,即将送回实验室。
  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91平方公里,涉及道明镇、白头镇、隆兴镇、崇庆街道共30个村(社区),耕地7.43万亩,是成都市唯一以粮油生产为特色的国家级农业园区,承担成都市粮油保供重任。
  “目前园区主种水稻、小麦和油菜,其中水稻亩产超60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以上。”园区管委会优质粮油部部长张科介绍,通过全面推进新技术应用,建设育秧中心开展机械化育秧,采用机械化精准播种,运用无人机植保,协调农机合作社收割,筛选适宜品种,全方位保障粮食高产稳产。

3e273b51c2490c985c7708cb14d618f5_d86985c7af8bb05e1f353ee17c556a5c.jpg

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

一粒米的“蝶变路”

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叙事”
  “2021年刚投产时,我们只能做粗加工,现在我们的中高端‘天府蜀州粮仓’品牌大米,已经摆上成都多家精品超市。”在岷江米业的生产车间里,稻谷脱壳、色选、包装的流水线高速运转。公司副总经理孙杨凯看着传输带上的米粒感慨地说,企业产值从最初的2000万元跃升至现在的5020万元,靠的是“全链突围”——上游建9000亩种植基地,中游配千吨级烘储中心,下游拓线上线下双渠道,2024年加工稻谷2.38万吨,生产稻米1.1744万吨,相当于8万人一年的口粮。
  在园区天健君公司内,研发人员正测试低 GI(血糖生成指数)轻食米线烹饪特性。“这种米线煮4分钟即可,不糊汤,血糖生成指数比普通米线低,达到低GI标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培育的稳糖米在全国农创大赛斩获银奖,且米饭比普通米增加25%以上,而“低GI轻食米线”则是国内首款达到低GI标准且认证的米制品食品。“2024年我们共种植稳糖米2000亩、产量约1100吨,已经开发出低GI轻食米线、米饼、米面包等多款低GI精深加工产品,让米饭、米线等低GI食品兼具口感与健康功效。”
  从种子到筷子,从种源创新到餐桌美味的闭环里,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织就一张产业密网。园区163个粮油类经营主体中,规模化种植率达95%;深化农业共营制,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3205名,建成中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西南总部,提供农机、植保等“7+3”全产业链专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98%;28家米企年加工能力12万吨,27家油坊年产菜籽油1.48万吨;“天府源+隆兴大米”品牌进驻2100家连锁门店,抖音直播孵化的76名达人,让崇州粮油订单突破8000单。
  从田间地头的粮食种植,到车间里的精深加工,再到市场终端的产品销售,园区正不断拓宽粮油产业边界,向加工环节要效益,推动粮油产业从传统生产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 ,让“一粒米”“一颗麦”“一捧菜籽”释放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张科翻开产业台账,2024年园区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产值2.48亿元;而千亩绿色食品产业园入驻在产企业31家,2024年产值达到15.1亿元。

20937df4c7400a2fa3793568017f5ca8_30e7c3fb7c658c2076734b6f23095900.jpg

5G智能无人插秧机在田间作业

粮仓变身“打卡地”

田园诗画中的“共富密码”
  “太壮观了!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片的金色麦浪。”游客王女士在田间景观步道上连拍数十张照片。5月12日,园区内田间景观步道上,不少游客和市民流连忘返,他们手持相机、手机,摆出优美姿势,将自己与金色麦浪同框,定格下美好瞬间。
  “稻田就是湿地,麦田、菜田也是景观,田园就是公园……”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就充分融入农旅融合理念,在守护“天府好田”的同时,不断放大“天府粮仓”的引流效应、生态功能、旅游价值,充分开发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稻田艺术景观等旅游项目,与周边景区联动,形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
  目前,园区内以大美田园、锦绣林盘、生态湿地、特色小镇为主元素,已建成竹艺村、天府国际慢城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培育严家弯湾、五星村、天府酒村等一批林盘景区、特色村落、精品民宿,成为成都人田园休闲度假优选胜地。游客可以在园区内参与插秧、收割等农事活动,感受农耕文化;参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了解先进的种植技术;欣赏稻田画,体验田园艺术之美。
  从“西蜀粮仓”到“天府粮仓”,从传统农耕到智慧农业,从科技育种的“实验室”到农文旅融合的“打卡地”,从粮食生产的“压舱石”到产业升级的“孵化器”,崇州这片千年灌区正以“天府好田筑基、天府好粮富民、天府乡游塑形”的生动实践,让这片土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照进现实。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