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亚军 冯欢 特约通讯员 廖小兵
眼下,正是广安市广安区大龙镇7500亩桃园丰收的季节,桃农喜上眉梢。6月2日,笔者走进大龙镇建设村早熟黄金蜜桃园,只见金粉色的果实缀满枝头,工人们和镇村干部正忙着采摘、分拣、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村民采摘黄金蜜桃
抢占鲜桃销售“黄金期”
“今年,我们公司在大龙镇建设村、太山村、干埝村的600余亩早熟黄金蜜桃进入采摘旺季,目前正以日均3万斤的产量,抢鲜登陆重庆、贵阳、成都和湖北等地市场,为消费者带来夏日甜蜜滋味。”笔者见到果园业主、广安晨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彭小勤时,他正在库房忙着给远销成渝两地的黄金蜜桃套袋。他告诉笔者,黄桃采摘期可持续至7月,带动周边村民季节性就业。现在每天要发5万斤货,平季用工30多人,旺季还得再增加50到60人。这几天因为订单多,镇村干部也来帮忙。
当日,笔者走进大龙镇太山村大家好家庭农场,果园内不少游客正穿梭在桃林间,尽情享受采摘的乐趣。“我们还没正式开园,有些老顾客几天前就过来采摘了。”看着热闹的场景,业主周中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片300余亩的桃林中,有天府脆桃、黄桃、紫玉、胭脂脆4个品种。凭借大龙镇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该农场的天府脆桃比成都的天府脆桃提前5天成熟,抢占了鲜桃销售的“黄金期”。
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提前上市,每斤收购价可增加近1元,亩产量3000斤,每亩可增收两3000元。”周中勇说,天府脆桃口感好、果质硬,可存放7至10天,因此适合长途运输,深受消费者喜爱。
好品质更需好销路。因此,周中勇建立了一个集采摘体验、批发零售和礼品包装于一体的销售网络。
在市场策略上,周中勇有着自己的想法:首先稳固本地市场,通过社区团购和商超对接,然后利用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拓展外地市场。新推出的定制化礼品盒,则成为农场销售量增长的另一重要策略,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的联动发展。
“听朋友说这里的桃子脆甜可口,今天来尝了,果然名不虚传,汁水丰富,口感特别好,比在市场上买的更甜更新鲜。”游客刘茂娟在果园里品尝着新鲜黄桃,赞不绝口。
据悉,该果园年产黄桃30-40万斤。目前,大龙镇已种植7500余亩早黄玉、天府脆桃、红玉、紫玉等优质桃品种,从5月底到7月,鲜桃陆续成熟上市,累累硕果挂满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