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常宁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6月2日,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邻玉街道先锋村看到,几乎家家户户的田间地头甚至庭院种植的西红柿都已经进入了销售旺季,硕果累累,煞是喜人。村民们正穿行其间挑选采摘发红成熟的果实,然后分拣打包、装车外运,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红彤彤的西红柿映“红”了先锋村菜农产业富民路,番茄俨然成为村民眼中人见人爱的“致富果”。
农技员查看大棚西红柿挂果情况
发展大棚蔬菜,助农增收
先锋村地处泸州城郊,是泸州市久负盛名的反季大棚蔬菜村。近些年来,地处长江边的先锋村结合当地条件,因地制宜,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特色产业,助农持续增收。
6月2日,笔者走进先锋村的西红柿大棚看到,西红柿色泽温润,大小匀称,皮薄肉厚,口感酸甜,西红柿红素含量高,深受广大客商和市民的认可。 同行的邻玉街道干部魏德鑫介绍,大棚西红柿产量高,一株西红柿可以收获5斤左右果实。先锋村的西红柿因为久负盛名,在销售上菜农们大多都是订单种植,2-3元1斤的销售价已经早早被泸州城区的超市和商贩提前订购,所以销路不用发愁。亩产量近 1 万斤,亩收入达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先锋村积极依托地处长江边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便利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强良种良法融合,科技指导和合理田间管理,形成了长盛不衰的大棚特色果蔬产业,特别是先锋村的西红柿在市场上赢得了“颜值高,营养足,味道美”的好口碑,备受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富民大产业,增收“致富果”
“先锋村的西红柿能有好口碑不愁卖,离不开‘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魏德鑫说,这些西红柿等蔬菜大棚在合作社的统一种植管护下,用的全是优质腐熟的畜禽肥,平时用的药又都是生物药,授粉都是蜜蜂或人工授粉,在农药残留、无公害和绿色方面都是达标的。同时有机肥、生物药的使用,充分保证了西红柿的品质,菜农们种出来的西红柿就特别的酸甜多汁,芳香浓郁,很受客商和市场欢迎。目前,先锋村全村以西红柿为主的蔬菜大棚都保持在500亩以上,年销售产值达800万元,而西红柿因产量高价格优,亩收入达2万元左右。
先锋村的大棚西红柿年年丰收,不仅给种植户以及务工村民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也为街道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把小小西红柿打造成了先锋村乡村振兴路上的一个特色富民大产业,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