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叶启云)6月3日,在乐山市沙湾区轸溪镇轸溪村的川红花试种田里,十数亩川红花开放,将整个田野染成一片鲜艳夺目的桔红色。不远处,区供销联社的专家正在指导村民小心翼翼地采摘花朵。
“经过近8个月的努力,我们在玉米、大豆、蔬菜地中轮作的30余亩川红花全面获得丰收。据初步测算,这批川红花平均亩产量在30公斤以上,亩均收入2700元以上,比单纯种植一季农作物强多了,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10万多元的收益。”区供销联社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
川红花又称草红花,菊科,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其主产地在四川,距今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为川产道地中药材代表品种之一。川红花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适合在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温暖地区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沙壤土为佳,非常适合在沙湾区种植。
为壮大全区中药材产业,2024年底,该区供销联社牵头成立中药材销售公司,创新采用“村集体经济+供销社+药材企业”合作模式,利用轸溪镇轸溪村、沙湾镇世坪村和先锋村等的庄稼地轮作试种33亩川红花。同时,通过公司提供优质种源、全程技术把关指导、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川红花的种植。
为确保试种成功,区供销联社组织专家对川花红种子的采购及选地、育苗、管护、采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并举办培训班,对各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把种植户培养成为川红花种植的行家里手,确保了试种一举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