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全县油菜播种面积59万余亩,预计产量11.94万吨
全县小麦播种面积37万余亩,预计产量13.8万吨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6.4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0.75%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力 特约通讯员 肖开丰 梁潼 文/图)三夏时节,麦浪翻滚,菜籽飘香。在中江大地,一幅交织着辛勤汗水与丰收喜悦的画卷正徐徐铺开。
眼下,中江各地夏收成果喜人,各地农户抢抓农时,各类机械开足马力,确保粮油作物颗粒归仓。最新调度显示,全县37万余亩小麦收割步入尾声,59万余亩油菜收割全面结束,为全年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三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烘干中心。
机械助力 油菜丰产增收
“春赏油菜花,夏收油菜籽”。5月,走进中江县黄鹿镇福沟村油菜种植基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油菜荚闪动着诱人的光泽。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欢快地穿梭。随着齿轮转动,饱满的油菜籽尽进收机舱,油菜的果壳和秸秆被碾成碎片,作为天然的有机肥料直接被抛撒还田。
机械化作业极大提升了收割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现在我们村全部用收割机来收割,比以前纯人工收割要节约 80%以上的时间。”福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唐昌旭说。
“我今年种植了80多亩油菜,长势还不错,预计能收菜籽3万斤左右。”黄鹿镇种粮大户曾伟说。
黄鹿镇作为中江油菜主产区之一,油菜种植面积达27805亩,预计单产416斤/亩,总产量将突破5809吨,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这喜人的丰收成果,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优质品种的精心选育,到先进栽培技术的广泛推广,再到收割时的专业指导,一套科学、高效的生产技术体系已然形成,为油菜的高产丰收保驾护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高标准实施农田建设,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运用现代化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增加土地收益,助力群众增收。”黄鹿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县油菜播种面积59万余亩,预计产量 11.94 万吨。”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油菜收割进度100%,实现颗粒归仓。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中江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66.4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0.75%,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粮食总产量连续18年跻身全省第一,今年全力以赴冲刺“19连冠”。
在中江县永太镇东沟村,收割机驰骋麦田收割小麦。
科技护航 小麦量质双优
眼下,中江县37万余亩小麦收割进度步入尾声。在大型农机的助阵下,全县小麦收割全面提速,确保颗粒归仓。
在中江县永太镇种粮大户周后清的麦田里,饱满的穗头铺满了麦田,浓郁的麦香弥漫田野。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收割、倒粮、装车……金色麦粒倾泻而下。而此刻,收割机也同步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实现“收割即离田、离田即变现”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今年我们种植的面积是1350亩。现在采用大规模的机械收割,一台机器一天收割40多亩,大大节约了收割的成本,而且粉碎的秸秆还田,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实现生态循环。”周后清说。
针对西南地区阴雨天气导致的粮食减损难题,在中央财政农机补贴政策支持下,四川三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粮食烘干中心,“机械化收割-专业运输-智能烘干”闭环系统,确保小麦从收割到烘干入仓全程不超过2小时。
在这个占地20余亩的智能烘干中心,目前投入使用20条全自动烘干线。技术人员通过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烘干仓的运行数据,针对不同含水率的小麦自动调节烘干参数,可实现日均处理900吨湿粮的产能,自投运以来已累计处理粮食超8万吨。
“我们积极与周边的种粮大户和农户签订现金收购协议,及时把成熟的麦子抢收回来。”该公司总经理滕章华说,通过订单农业模式,还构建起“技术托管+保价回收”的服务体系。今年夏收期间,该公司预计收购优质小麦1万吨,带动周边农户亩均增收150元以上。
产量有保障,播种是关键。中江县小麦播种面积37万余亩,预计产量13.8万吨。
据了解,中江县积极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合作构建“栽培专家+农技干部+种植大户”的品种筛选团队,主推“绵麦902”“川麦88”“川麦618”等一批适配免耕带旋播种技术的优良品种,小麦的有效穗、穗粒数都比往年有所增加,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将持续推进全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加强与四川省农业科学作物研究所战略合作,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中江力量。”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中江邀请省级专家常驻指导,并依托县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农技站构建县乡村三级推广网络,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服务,确保农户学习掌握运用好技术成果,为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