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新增11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 涵盖14个领域,累计达39家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5-29

(程鑫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5 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下称“省农技协”)获悉,本月,四川中江丹参—白芍科技小院、四川温江马铃薯科技小院、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等11家科技小院获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下称“ 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至此,四川已拥有“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39家、“四川省科技小院”30家。

四川邛崃蜜蜂科技小院帮助当地村民发展蜜蜂产业。省农技协供图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等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四川建好的各类科技小院,有何特色?记者梳理发现,我省科技小院行业涵盖水稻、土豆、中药材、蜂蜜、蚕桑、茶叶、大豆、生猪、特色水果等14个领域,囊括了四川主要农业生产领域。同时,我省吸引了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11家高校深度参与科技小院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有能力的“土专家”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四川诸多科技小院,最大的特色是在某些涉农领域进行了长期性、创新性研究,推出了突破性成果。”省农技协秘书长钟华说,比如,今年刚获批的四川中江丹参—白芍科技小院专家团队,突破了种源“卡脖子”技术和全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建立了良种高效繁育基地、规范化种植基地、智能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打通了科研成果到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四川中医药强省建设。
  去年,四川农业大学王西瑶教授领衔实施的“四川省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减贫案例”,荣获“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引发各方关注。王西瑶教授带领团队通过引进与优化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培育推广马铃薯新品种10余个,建立了“原原种—原种—生产种”三级种薯繁育生产体系,实现平均每亩增产500余公斤。
  未来,四川科技小院将如何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钟华表示,接下来,省农技协将以“天府科技云”平台为依托,为科技小院数字化转型赋能,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路径,让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