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梅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自4月以来,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大河村三组郑元兴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走进自己的3亩大棚空心菜田采摘空心菜,一天要采摘近300斤。让郑元兴高兴的是,他上午和下午采摘的空心菜,纳溪和泸州的2家连锁超市的专用蔬菜车中午和傍晚就来运走,价格不低于市场价。这几年,郑元兴靠着种大棚空心菜,他的3亩菜田每年能带来6万元的收入,亩均2万元。“空心菜再生能力强、采摘时间长达半年、产量高,‘农超对接’更是帮了大忙。”郑元兴喜滋滋地说。
如今在大河村,靠着种植大棚空心菜、农超对接销售空心菜,已经让菜农们尝足了甜头。
大河村是纳溪区的老牌蔬菜基地。为了增加蔬菜种植收入,早在20多年前,郑元兴和周边几户菜农开始利用大棚种植反季空心菜。
为了让广大菜农能从早春大棚空心菜中尝到甜头,5年前,大河村党总支书记刘勇主动对接纳溪和泸州的2家连锁超市。经过多次磋商,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实行“农超对接”,省去了批发商、农贸批发市场等中间销售环节,打通了蔬菜走上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民、商家、消费者多方共赢。
蔬菜入超市,品质如何保证呢?刘勇说,大河村专门聘请纳溪区蔬菜办专家到早春大棚空心菜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基地种植户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实行种子、农药、肥料“五统三定”,即统一采购、统一供种、统一采摘、统一保管、统一使用,做到专人采购、定向采购、定点采购,确保所产空心菜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同时,生长过程中全部使用畜禽肥和生物农药,让空心菜达到绿色有机标准。
“自从城区超市直接来村上收购,我卖空心菜的收入每亩就要比以往多20%。”郑元兴介绍,“农超对接”让空心菜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也激发了他们扩大种植的信心。近5年来,郑元兴就将空心菜由之前1亩扩大到3亩,全村早春大棚空心菜种植面积由200余亩扩大到500余亩,实现了显著增长,成为纳溪区最大的早春大棚空心菜种植基地。
如今,靠着“农超对接”,大河村的早春大棚空心菜已成为了一个富民增收产业。由于空心菜采摘时间长达半年时间,亩产量可达8000斤以上,亩收入可达2万元。这些空心菜由于减少了中间销售环节,都相当新鲜,颇受市民青睐,促进了空心菜销量的提升。以往被中间商拿取的成本被节省出来,不仅可以给农户更高的收购价,也让超市获得一个合理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