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旭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文/图
在白酒行业,有这样一位匠人,他以坚守与创新为笔,勾勒出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轨迹,用匠心诠释着“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从业24年,他从普通技术员起步,一路成长为国家级白酒评委,还斩获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他就是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四川省宜宾竹海酒业有限公司酒体设计室副主任宋层业。
近日,笔者在长宁县竹海镇竹海酒业的酒体设计室见到这位44岁的白酒匠人、酒体设计室副主任宋层业时,他正手持品酒杯,对着自然光仔细观察酒液的挂杯痕迹。鼻尖似乎还萦绕着二十年来未曾散去的酒糟香,掌心的老茧,是二十载与酒坛、窖池相伴的勋章,藏着中国白酒匠人最质朴的坚守。
宋层业在品酒
从技术员到行业先锋
1981年,宋层业出生于竹海镇,受家族饮食文化熏陶,自小与酒结下不解之缘。2001年,20岁的他从四川省林业学校毕业,进入长宁县竹海酒业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勾兑技术员。初入行业,他蹲在窖池边闻酒糟,掌心磨出的水泡破了又结茧,却始终怀揣着对酿酒的热爱与执着。谁也没想到,这个爱琢磨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推动竹海酒业发展的关键人物。
在继承浓香型白酒酿造技艺的基础上,宋层业带领团队开启“竹生态酿造革命”。他深知白酒质量的重要性,品酒并非简单喝酒,而是要让美酒在舌尖“起舞”,需静心摒弃杂念,让味蕾与酒充分交融,方能品鉴优劣。他主持研发的《微生物技术在浓香型白酒窖泥培养中的应用》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创新成果在行业内推广。
为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宋层业主导智能化改造。他认为,传统酿酒仅凭感官和经验是基础,还需结合大量数据、参数及科学分析。白天,他穿梭于蒸锅、窖池、酒库之间,与“师傅”们交流传统酿酒方法;晚上,他整理对比分析基础数据,记录心得体会与品酒感受。付出终有回报,智能化改造使生产效率提升30%,优质品率98%,推动企业从年销不足千万的小厂蜕变为年销售额破亿的“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这些年,宋层业牵头成立“酿酒工匠工作室”,带徒20余人。化验员刘庆梅说:“宋层业工作能力强,技术好,还乐于帮助同事,我们相处融洽,互帮互助。”在同事眼中,他的专注不仅在酒坛里,更在竹海里。
从传统酿造到产业升级
在提升生产硬实力的同时,宋层业开始思考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竞争力。他将竹文化深度融入酿造体系,从竹根水酿酒、竹炭过滤,到竹香窖泥、竹元素包装,成功打造“喝得出的竹海生态”,使“竹海酒”成为川酒中首个以竹为魂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覆盖22个省市,电商渠道年均增长45%。
成为合格品酒师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与坚持不懈地学习,嗅觉是品酒师的立身之本。为锻炼嗅觉灵敏度、提高品评能力,宋层业曾每天在陶坛酒库品尝近百种原度酒,因训练过度,口腔一度失去知觉。2016年,他凭借扎实专业能力被聘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九届白酒国家评委;2018年,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日前,获评“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我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追求卓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劳模的责任担当,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力量。”面对荣誉,宋层业表示,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扎根岗位,做到“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用智慧和双手攻克更多难关,践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