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变资产,“包袱”变财富。近年来,泸县太伏镇立足资源禀赋,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党建引领破题,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模式,以实际举措激活“沉睡”资产,让“旧包袱”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日,走进泸县太伏镇万定场泸县嘉晟盐帮食品有限公司,发酵区整齐排列着数百口陶制泡菜坛,技术人员正对部分试验坛进行工艺验证。技术人员开启密封坛盖时,初发酵的辣椒混合着卤料的辛香气息缓缓溢出。
据了解,位于太伏镇万定场的老蚕茧站因建成年代久远、设施老化失修,长期处于闲置荒废状态。太伏镇党委政府在对全镇低效用地和闲置资产开展系统摸排后,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专业化食品企业,将老蚕茧站改造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泡菜工厂,配备生产加工车间、仓储中心等功能区。
“现阶段我们正在抓紧装修厂房和办公区域,同步对净化车间、发酵区和包装区进行专项施工,重点配置全自动数控灌装线、巴氏杀菌机组等核心设备,预计今年7月份正式投产。“泸县嘉晟盐帮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彬表示。
投产后,该公司的泡椒和辣椒酱的年产量将达到1500吨,将销至成都、重庆及周边商超、餐饮店等,年产值预计突破3000万元。同时,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就业、订单农业等多元化路径,为村民提供种植、分拣、腌制、包装等岗位,带动周边3个行政村10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约2万元。
为破解产业项目用地难题,太伏镇将项目招引与盘活闲置资产相结合,有效盘活乡村闲置校舍、冻库、敬老院等各类集体资产,变“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让“沉睡资源”变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实现闲置资产盘活、集体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改善的良性循环。
“我们建立闲置资源信息台账,推动闲置资源再利用、存量资产再升级,在摸清‘存量’的基础上,根据闲置资源现状情况、周边配套、资源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一处一策’分类推进,为闲置资源‘量体裁衣’,确保闲置资源盘活可操作、能落地、促发展。”太伏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陈治文说。
“太伏镇按照‘统筹兼顾、分类盘活、综合利用’工作思路,坚持‘成熟一个、盘活一个’原则,紧盯‘分布凌乱无序’‘品质空置破旧’的碎片空间积极进行盘活。截至目前,我们已整合了13个闲置资产项目,包括8个学校、1个敬老院、2个冻库、1个产业园、1处项目地块。”太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蕾表示,未来,太伏镇将继续把盘活闲置资源作为破解招商引资土地制约的有效途径,让闲置资产用起来活起来,推动“资源变项目、项目成企业”,不断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图/供稿:泸县融媒体中心 李杰 蔺云飞 黄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