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门游洋)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白乌鱼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为该区特色水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推动市中区渔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白乌鱼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撬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近日,笔者来到永安镇渔淼水产养殖农场内,只见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养殖户余跃正在仔细检查鱼塘水质参数,他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说:“白乌鱼对环境敏感,每天至少巡查三次,喂食、控温、防病一样都不能马虎。”这样的精细化管护,已成为永安镇白乌鱼养殖户的日常。
说起白乌鱼的养殖,余跃介绍说:“我2022年开始进行水产养殖,起初在自己的养殖基地内,有泥鳅、四大家鱼以及白乌鱼,当时白乌鱼的养殖面积只有不到30亩,但即便如此也给我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于是在今年年初,我便开始全面养殖白乌鱼。”余跃表示,现在基地内的白乌鱼主要以1至3两的鱼苗为主,市场价在28至30元一斤,预计今年的产值可以突破100万元。
据统计,目前市中区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6800亩,年产量575吨,产值1.287亿元,养殖经营主体33家,其中龙头企业3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市级示范社1家,苗种繁育基地7个。
在持续巩固“中国白乌鱼之乡”地位的前提下,市中区还通过科技融合、绿色监管、品牌营销等众多举措,推广“永安白乌鱼”地理标志产品,推动三产融合。眼下,白乌鱼从种苗到餐桌,市中区以绿色为底色,以科技为引擎,让市中区白乌鱼这张特色名片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