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内江市东兴区:深耕希望田野 她绘就新村“火红画卷”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5-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韦小梅 特约通讯员 兰自涛 文/图

人物名片:四川省劳动模范、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火花村党总支书记 邹丹

提起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火花村,很多人都不陌生,那可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那是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标杆村”“那里的特色产业多,号称‘亿元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田家紫皮大蒜就在那”……鲜为人知的是,曾经的火花村产业薄弱、基础滞后,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耕。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位“巾帼带头人”的努力,她叫邹丹,是火花村党总支书记。今年五一节前夕,邹丹荣获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称号。

未命名-1.jpg

邹丹(右)在大蒜地里了解生产情况

党建领航

从零元到亿元的跨越
  2018年,邹丹初到火花村任党支部书记,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集体经济为零、产业近乎空白的“薄弱村”。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成为邹丹心中的头等大事。
  “必须先让党支部强起来、党员动起来!”邹丹将党建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抓手”,带领村“两委”班子创新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打造“支部+产业”“党员+项目”责任链。
  面对村集体经济“空壳化”难题,邹丹带头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联合省市农科院发展紫皮大蒜、内江天冬等特色种植产业。先后推广种植紫皮大蒜2000余亩,并首创“稻(玉)蒜轮作+粮药套种”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引进智能灌溉技术,建成2832亩高标准农田,亩均产值突破3000元;吸纳社会资本融资6500万元修建能繁母猪养殖场、引进中药材科技园等重点项目。
  如今的火花村,已形成粮油、大蒜、中药材、果蔬、生猪等几大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2亿元,跻身“四川省现代农业亿元村”,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达36.8万元。

数字赋能

从滞销到热销的突围
  在成功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之后,邹丹又将目光聚焦于农产品的销售难题。
  今年4月初,火花村里的东兴区七彩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柑橘大获丰收。邹丹得知情况后积极联系主流媒体、网络达人和果商,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广泛宣传,短短几天时间,合作社就接到了大量的采购电话和收购订单,10万斤柑橘很快一销而空。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邹丹大学时专修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了帮助村民打开销路,她敏锐地捕捉到了网络直播的商机。她学习直播技巧、分析数据流量,充分准备后组建直播团队,建成全市首个村级电商服务中心,开设“火花优选”直播间。2024年“双十一”期间,她创新推出“云游火花”沉浸式直播,吸引5万网友线上认购农产品,单日销售额突破3万元。

村貌焕新

从旧村到新居的蝶变
  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攀升,火花村的麦田“美出圈”,吸引众多网友到村里沉浸式体验“田园生活”。
  近年来,邹丹带领村民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采取“保、改、建、拆”相结合的方式,分户施策、分房改造,完善农房功能、规范农房风貌,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营造和谐美丽的乡村人居环境。“我们能住得这么安逸,邹书记可是立了大功!”入户走访时,火花村六组村民王萍这样感慨。几年前,她和丈夫因房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不得不搬离该村,租住在田家镇场镇上。得益于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深入推进,其房屋内外得以全面修缮,院坝、水沟、厕所、入户路等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荒山”到“金山”,从“空心村”到“亿元村”,从“传统耕作”到“现代农业”,邹丹用七年光阴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火红答卷”。她以“头雁”之姿,带领乡亲们蹚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筑基、科技赋能、富民强村”的振兴之路。
  “劳模称号既是荣誉,更是责任。”邹丹表示,未来她将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锚定“调味品之乡”发展目标,以“一粒蒜”撬动全产业链,带领火花村稳步迈向“数字乡村”。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