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文华)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要破解“引才难、育才弱、留才荒”问题,需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让人才在乡村畅行无阻。
当前乡村人才存在“虹吸效应”,需打破地域与机制壁垒。政府牵头成立跨区域引才联盟,整合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及企业资源,绘制乡村人才需求图谱。通过“云端推介 + 联合招聘”精准对接供需,创新柔性引才模式,推广“候鸟专家”“季节顾问”机制,吸引城市人才驻点指导乡村建设。
解决“学用脱节”问题,需紧密结合教育链与产业链。依托县域资源打造乡村振兴学院,设计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课程体系,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实行“理论教学+项目实训”双轨模式。开展“新农人孵化计划”,在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领域进行案例教学与实战演练,培养复合型人才。传承“师徒制”,让农技专家与种养大户结对,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助力乡土人才在产业升级中有所作为。
群贤毕至助“三农”,沃野千里展宏图。待政策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以乡土情怀激发创新活力,乡村振兴画卷必将更加绚烂。